二、“龙王”称号的采用和龙王信仰的普及 佛教“龙王”与民间“龙王”名称一致,使许多学者误认为后起的民间龙王信仰直接借用了佛经中的“龙王”名称。宋代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断言:“自释氏书入中土有龙王之说,而河伯无闻矣。”这可能是误导后世学者的源头。实际上“龙王”名称真正获得民间社会的普遍认同始于宋代皇帝封赐龙神之举,此举最大的意义是促成了地方性神明“龙神”向全国性神明“龙王”的转变,是其地位的本质性变化,可以说是地域性信仰向跨地域信仰的转变。这是继唐代龙神信仰形成后,龙王信仰史上的第二个重要转折点。 从上一部分的梳理可知“龙神”“龙君”是宋代以前最常见的称呼。“龙王”名称首现于西晋时的汉译佛经《海龙王经》,不久后道教经典《太上洞渊神咒经》中也出现了“五方龙王”“四海龙王”以及各种不同名号的龙王,但此后很长时间内“龙王”名称都未在官方和民间信仰中获得认同。 直至宋代,朝廷开始大力鼓励地方官为民间神明申请封赐,制定了明确的封赐流程和标准:
封赐民间神明的信仰管理策略虽在宋之前已出现,但这类现象在宋代猛增,甚至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龙神作为事关农耕大计的神明在这一封赐潮流中大受裨益,《宋会要辑稿》记载了宋代五龙神如何逐步获封王爵:
五龙神封王后,各地方龙王庙的封赐记录也频现,如宋代吴自牧《梦粱录》的“山川神”部分记录了多处龙王庙的封号、赐额:
从这两则赐封材料来看,在宋徽宗下诏封王之前龙王被称作“龙神”,龙神获封的爵号有“王”“公”“侯”不同等级,而“龙王”是其中最高等级的爵号。 随着各地龙神不断获封,“龙王”开始在有关民间信仰的记载中经常出现,成为龙神的新称。以宋代石刻《龙王灵感记》为例,该文记录了仁化锦石岩龙王响应邑宰蒋公祈祷的事迹,全篇以“龙王”称之却未提封赐之事,获封是地方信仰具有合法性的最有力证据,碑记通常会加以记录,无记录则可能因为未曾获封,“龙王”只是作为当时对这一神明的通称被使用。此文还刻意对“龙王”之称做了解释:
以最高爵号为新称既是惯习所致,也是为了强调龙王信仰的高地位及合法性作出的刻意选择。由此可知中国民间信仰中的“龙王”并非来自佛教,而是来自皇帝给予的封号,“龙王”之“王”的性质如同“天后”之“后”、“关帝”之“帝”。这也是“龙王”称号迟迟未被民间信仰采用的重要原因,封建王朝时期,神明都在天子的管束之下,通常在皇帝册封的情况下,神明才有资格使用爵位称号。 宋代封王之举在龙王信仰发展史上带来的变化有两个,除了“龙王”取代“龙神”成为至今仍被使用的通称外,朝廷赐予的爵号还极大提高了原本民间龙神的地位,使其以龙王的身份得到更多重视和更加普遍的崇信。具体来看,龙王信仰的崛起主要是地方信仰力量与统治者合力推动的结果。宋代统治者要求神明必须有灵应才能封赐,且封赐程序始于地方官的主动奏报,所以当地信仰者与王朝统治者都在其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助推作用。但龙王的地方性特点很强,通常与特定的水域联系在一起,一口井、一汪泉、一条河都会有自己的龙王,龙王主要是管控其领地的降雨和水域,不会随附远赴异地他乡的人们,所以龙王在宋代的崛起可能与传播的关系不大,更可能是龙王作为自然神原本就在各地已经拥有了固定的信众,借助朝廷封赐获得了更加显耀的地位和更多关注,这同时推动了各地龙王庙的进一步兴建(非一地向另一地的传播,各地的龙王常常不是同一位,使龙王信仰呈现出全国普及的态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