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杨绛 文人交往 傅雷 傅雷翻译文字好,一部“家书”风靡数十年不衰,着实让人着迷。可他的为人、性格方面,表述的人不多,或深切体会者有限。杨绛该算是有体会者中一人。 抗战时期,在上海,知识分子日子不好过。大家压抑,傅雷家客厅成了钱锺书夫妇常去夜谈“破闷”的场所。杨绛对傅雷的印象是:“我闭上眼,最先浮现在眼前的,却是个含笑的傅雷。”这与其他文字描述的傅雷有些不同。杨绛说:傅雷两手捧着个烟斗,待要放到嘴里去抽,又拿出来,眼里是笑,嘴边是笑,满脸是笑。“这也许因为我在他家客厅里,坐在他对面的时候,他听着锺书说话,经常是这副笑容。傅雷只是不轻易笑;可是他笑的时候,好像在品尝自己的笑,觉得津津有味。”杨绛有着女性的细致感觉,又有好文笔,描述到位,傅雷这可喜的一面,被她寥寥数笔刻画下来。 首先说到这一面,是因为其他人感触或描述有限,傅雷的其他方面,杨绛当然有感受:“傅雷爱吃硬饭,他的性格也像硬米粒儿那样僵硬、干爽。”“傅雷的认真,也和他的严肃一样,常表现出一个十足地道的傅雷。” 杨绛回忆说,有一次自己偶尔翻译了一篇极短的散文,傅雷当面称赞。杨绛自觉翻译一般,所以认为傅雷也是一般友人间的敷衍。“也照例谦逊了一句。”不料,“傅雷怫然忍耐了一分钟,然后沉着脸发作道:‘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对傅雷这样的特别反应,几十年后杨绛记述:“我当时颇像顽童听到校长错误的称赞,既不敢笑,也不敢指出他的错误。可是我实在很感激他对一个刚试笔翻译的人如此认真看待。” 通过这件事,杨绛认为:“只有自己虚怀若谷,才会过高地估计别人。”除去其中杨绛谦逊的成分,作为翻译家,傅雷在学养方面的襟怀,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