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藏书家 青浦地区的茶馆书场,始于1911年前后,主要分布在青浦老县城的城厢、朱家角、练塘、金泽等集镇,以演唱评弹为主。 练塘有长春园书场,建于20世纪10年代。城厢有金谷园书场,金泽地区有状元楼、万福楼等书场。当时的茶楼书场,一般都是上午卖茶,下午、晚上作为书场。 20世纪30年代,朱家角民乐书场在苏、浙、沪一带颇具影响。随着商业的繁荣,评弹艺术的发展,城厢、朱家角、金泽镇都开出了不少书场。抗战胜利后,城厢镇又开设花园书场、大众书场,朱家角开设了胜利书场。 朱家角民乐书场场主曹德荣在抗战时曾经照顾过当时还是青年演员的严雪亭。因此,当严雪亭唱红上海滩后,曹德荣出面请严雪亭,严雪亭立刻赶到朱家角,几次演出,场场爆满。严雪亭不仅不取报酬,还资助曹老板修缮书场、奖掖服务人员。在严雪亭的引荐下,常有姚荫梅、唐耿良等“响档”(著名评弹演员)前来朱家角演出。 1949年青浦解放时,全县有大小茶馆书场20余家,其中较有影响的评弹书场有花园、大众、民乐、长春园、状元楼等。在白鹤、重固等地的一些茶楼书场,以经营茶馆为主,偶有民间艺人说唱农民书。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时,按照当时政策,花园、民乐、状元楼3家实行公私合营,其余均划为合作商店或合作小组经营,归县供销社领导,由县文教局(科)管理。 1964年,朱家角镇商业站集资兴建有400多个座位的新乐书场,是当时全县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一家。1976年后,评弹事业重获新生,书场陆续恢复或重建。1980年,青浦县文化馆书场移至原县机关招待所礼堂,更名为文化书场,除本身书场业务外,还负有辅导乡镇书场和管理全县民间个体艺人的任务,成为县中心书场。 1985年,朱家角镇文化站在美周弄新址附设书场,有座位250只,替代原在城隍庙茶馆开办的工农书场。莲盛、蒸淀、香花桥、华新等乡文化站(文化中心),也先后开办书场。到1985年底,青浦全县共有茶楼书场16家,其中文化系统经营6家,供销社系统经营10家。演唱以评弹为主,1985年共演出4776场次,听众达45.7万人次。 此外,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青浦地区的码头街,建起过一座青浦娱乐场,是青浦早期的戏院。设有楼座,能容纳观众500多人,当时经常邀请上海市区的名角来青浦演出京剧、昆剧、沪剧(申曲),兼营茶水、小吃。在朱家角镇曾先后有新生娱乐场(后改名为新兴剧场)、四维娱乐场、朱葑大戏院。在练塘有胜利娱乐场等,但规模都不大,演出也不经常有。 (摘编自《青浦县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