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二十大·二十题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大统战”思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http://www.newdu.com 2022-07-05 未知 张俊 陈联俊 参加讨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使命的应有之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大统战”思维在民族工作中的运用,其鲜明主题与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高度契合,二者有机统一。运用统战思维方法,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争取人心的独特优势,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价值。
    坚持“和合”思维和求同存异的方法。“和合”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蕴含和谐、和美之意。统一战线中的“和合”思维既强调承认矛盾、冲突和差异,又保持事物在对立统一、相互依存中达成平衡、和谐的状态。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的“一体”与各民族的“多元”,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同与异”的共同体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求同存异蕴含着“和合”思维的历史传承,是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坚持和合思维,运用求同存异的方法,处理好“一体”与“多元”、一致性与多样性、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一方面,在求同聚同中增强共同性,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基础。各民族在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中形成了共同的民族精神、根本利益、家国情怀及价值追求,增进共同性应特别注重加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理想信念认同和价值共识,不断强化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另一方面,在存异、化异中彰显多样性,聚合众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各民族在其民族特征、民族文化、民族意识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差异不是鸿沟,差异性不应被削弱,应给予充分尊重和广泛包容,在差异中不断寻求和谐统一。
    坚持团结思维和联谊交友的方法。团结思维是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的统战思维范式,其实质在于争取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的力量支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 统战工作是联系人、争取人,其实质就是“交朋友”。以吸引、吸纳、包容的方式进行联谊交友是统战工作的根本方法和有效手段,也是团结思维的重要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坚持团结的思维,以各族群众为主体,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团结面,广交、深交挚友。统一战线团结的面宜宽不宜窄,团结的人宜多不宜少。交到的朋友多不多、合格不合格、够不够铁,直接关系到统战工作的效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不断拓宽、拓深团结的广度和深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有的是历史形成的,有的是时势造就的,在群众中影响大,一定要团结在我们身边,做到政治上尊重、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关照,发挥好他们咨政建言、协调关系、引导群众、化解矛盾的作用。要多走动、多沟通、多听群众呼声,始终保持同各民族群众的团结关系、血脉之亲,促进各民族之间交流交融和政治共识的凝聚。另一方面,要熟练掌握联谊交友的艺术,入情、入理、入心。做统战工作要讲究交友艺术,联谊交友要把握原则和尺度,要用情、用心做工作。入情就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入理就是以理服人,坚持政治原则和立场;入心就是以诚相见,以心换心。做民族工作既要善于感情交流,又要敢于思想交锋;既要注重加强思想引导,解决思想困惑,又要热忱服务,帮助排忧解难。
    坚持协商思维和民主协商的方法。协商是统一战线的基本方式。其目的在于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协同商议,充分发扬民主,协调各方关系,增进沟通理解,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民主协商参政议政既是主人翁态度的重要体现,是一个扩大参与、兼容并蓄、集思广益的过程,也是一个统一思想和凝聚共识的过程。在各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民主协商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既是社会主体有序参与政治所需要遵循的价值理念,也是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与合力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要坚持协商思维,运用协商共事的方法。统一战线的显著特色就在于以沟通、协商的方式交换意见,增进共识。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导向,以协商主体的平等性为原则,按照“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兼顾各方利益,最大限度地包容各项诉求,共同解决问题,打破民族间壁垒、化解民族矛盾和民族隔阂,增进各民族共识,促进各民族利益诉求的有效整合。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独特制度功能和制度优势,扩大人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范围,保障平等交流和坦诚对话,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
    坚持共享思维和尊重照顾的方法。共享理念在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均占有重要地位,“不患寡而患不均”“损有余补不足”,“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都是共享理念的重要体现。共享思维主张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享是全民共享”,“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利益是共享思维的基本原则,以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关照达到团结、互利和凝聚的效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既需要坚持共享思维,依靠各民族共存共荣、共建共享,又需要运用尊重照顾的方法,充分关切各民族的比较差异和利益需求。一方面,关切人民群众利益,通过完善政治制度、优化民主机制,扩大政治参与,保证各项权利的落实,让各族人民更好地共同享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尊重民族差异、区域差异,充分考虑各民族的核心利益和基本关切,兼顾好照顾好各民族的利益,瞄准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如医疗、教育、就业等问题,解决好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发展的边缘化困境,让各民族在发展中共享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共享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网络空间统一战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1VMZ008)的阶段性成果】
    (张俊,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研究员;陈联俊,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秘书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