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宋云彬 冰心 潘光旦 近年,借助私人叙事文本——日记的记述拓展研究领域的成果日益增多,它们广涉文学创作或批评、学术研究、政治事件、社会生活、地方景观等,成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兼涉的重要学术增长点。1965年11月1日—12月17日,全国政协组织参观团到江西等地考察学习,而借助潘光旦、冰心、宋云彬等人的日记,这次行程可以得到清晰地钩稽。据宋云彬记录,考察队伍共计6组60余人,队长为曾一凡。 全国政协学委会与民盟中央等机构先后召开会议讨论外出事宜,研究出行方案,潘光旦、宋云彬等作了知识上的准备,如潘氏翻阅并摘录了《读史方舆纪要》关涉江西的部分,宋氏抄录了《辞海》中“井冈山”“秋收起义”等词条。11月1日,全国政协举行动员大会,次日参观团乘车赴沪,稍作逗留后于4日转道江西,他们的考察线路是鹰潭、余江——南昌——吉安、井冈山——丰城。 一 参观团于11月5日晨到了鹰潭。他们浏览了白塔集展览,对自力更生及消灭血吸虫有了直观的认识。听了余江主政者关于血吸虫根治、兴修水利、改造红壤、培育稻种等内容的报告后,潘光旦评价很高:“解放以来,全国各地自然面貌、生产面貌、人的精神面貌皆有巨大变化,而余江的变化特大,以水利而论,最近已列为全国标兵,其声望与山西昔阳之大寨相伯仲也。” 6日,参观团到余江邓家埠,先看陈列详赡的防治血吸虫病展览馆,听五位已痊愈的农民谈从染病到得救的经过。他们在水稻育种场吃午饭,尝了农垦五十八号、黄禾子和杂种加香粳稻等,饭后看养獭厂,吃南丰桔,潘光旦以为:“其地即为前已荒芜之二万余亩之一部分,今则已为高产稻田,农场亦成为水稻良种培育场矣。午饭时所食米即有四种,我各食半盂,其中一为糯米,一为某种香粳,余则不知米,即知亦无由甚解,只知其皆清香可口而已。食农场所培育之南丰橘及温州蜜橘,亦佳。”次日,各组先分享余江考察的感悟,再到贵溪参观新修的水利工程。潘光旦见途中峭壁有悬棺遗迹,与同行热烈地讨论起来。晚上,他们观看了上饶采茶剧团表演的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大海航行靠舵手》和戏曲小品《劳模嫁女》《小保管上任》,冰心认为表演有泥土气息。 8日上午,参观团座谈参观水利工程之所得,下午赴余江平定公社蓝田大队,听大队书记、生产队长报告血吸虫的根治和生产情况,冰心指出他们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是深刻的,潘光旦认为他们谈得生动有致,做到了对毛泽东思想的活学活用,摆脱了本本主义的局限。在拜访了农户,参观了新屋、猪圈,听取了农民的人生和生产故事后,潘光旦感慨余江农村、农民变化如此之大,甚至超过了江苏太湖一带的农村,得益于政治挂帅,瘠土反胜于沃土。冰心本日记有心得:贫下中农对党的方针政策坚定不移是因为党和政府解放了他们,为他们造福,而他们学习时能联系实际,活学活用;领导干部不因群众有落后思想而不相信或埋怨群众,他们有阶级感情,能动员、依靠群众再造河山;破旧立新,才能改造好思想,思想变了生产力就能提高,自己只重个人,不重集体,以后必须改变。 二 11月9日,参观团到了南昌,冰心觉得南昌的街道广阔、树木青葱,建筑布置十分有条,并感叹江西宾馆的规模较之北京有过之无不及。10日上午,各组长参加队委会扩大会议,谈对余江的观感,组员在房间读《江西日报》所载长文《看余江人民怎样改造大自然》。冰心与雷洁琼讨论了本地打谷所用的四方木桶和脱谷时如何节省劳动力的问题。下午,各小组分别讨论。次日,各组讨论《看余江人民怎样改造大自然》,并于午后乘车赴“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冰心感慨万千,称赞革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以及革命的不易。看完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等处回宾馆时,遇见数百人拥挤在街头,原来有传言李宗仁在参观团中,大家欲目睹,经多方解释才散。 参观团12日到了江西拖拉机厂,先听报告后参观车间,冰心注意到此处学风甚盛。众人看了五好工人、全国人大代表赵长生先进事迹展,听其讲学习心得,冰心夸他讲得透彻、踏实,其岗位并非高不可攀,但一心为人民服务、为革命工作,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潘光旦自省向来对工人、农民认识不足,以前甚至有工不如农、工业化要不得的观念,近年有所改变,仍然缺乏感性体验,得闻赵长生一席话,大有收获。次日上午,参观团分成两组各自行动,冰心等到江东机床厂,听厂长报告,参观,她记录该厂女工占了三分之一,学徒工素质高,多是初高中毕业生和志愿军,工厂装配好,技术过硬。潘光旦、宋云彬等到南昌柴油机厂,听书记介绍情况,潘氏尤其赞叹工人为适应本厂情况而自出心裁建造的近百台机床。晚上,他们看了新闻纪录片《山乡巨变》《劳动大学》和电影《枯木逢春》,不免感慨影像内容与学习配合密切。14日,参观团先开小组讨论会,后至烈士纪念馆,潘光旦为江西全省士民为革命壮烈牺牲、前仆后继的精神所感动,冰心抄录了吴大可之诗《勇敢地去吧》。 15日,参观团到了省国营蚕桑综合垦殖场,听完报告后,参观了第五分场、缫丝厂、织绸厂、印染厂等,潘光旦见农场自栽桑、养蚕、缫丝、织布绸、印染而成产品,一气呵成,感喟不已:“此场自蚕丝业外,亦事一般垦殖,主要为水稻,粮食自给外,且有大量上缴,盖实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一切具备之小社会,意者前途进入共产主义之社群单位基本上或即如此。公社为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组织形式固矣,然至今尚属集体所有制,而此则已为全民所有制,其间曾因附近农民要求参加,而亦包括有六个公社,其在分配上虽尚属集体所有制应有之方式,其生产计划则受总场之领导,在不远之将来,亦将转成全民制而完全融为一体也。”当晚,他们看了吉安专区文工团选送的采茶歌舞剧《井冈山颂》,冰心极为称赏,又指出有些地方要精简,潘光旦则评价:“虽远不及《东方红》之规模宏大,然精神性质则完全与之相仿,全部由歌舞构成,而无说白。将去井冈山巡礼,先得观此,亦是极好之配合,足为精神准备之一助。” 次日,参观团赴梅岭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听人详细介绍情况,得知厅中所摆水果,如葡萄、桔子和花生等为本校所产;劳动大学有八个专业,一个预科,所在地原为一片荒山,而今遍地青葱了。潘光旦认为该校的精要部分在于教学改革,一反旧大学的惯例,以半农工半读、半教半工农为主要特点,课业讲究先实践、后基础课,新颖合理。 三 参观团在11月17日乘车到达吉安。是日冰心记有心得:蚕桑场从无到有,一切自给,给国家创造了财富,更重要的是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为世界人民指示了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道路。 因连日大雨无法出行,参观团18日改开小组讨论会,大家纵谈对自力更生的理解,均称到江西后体会更深了。次日上午,继续座谈,吴世昌在忆旧时提到牛津大学毕业考试分为四等,一二等就业不成问题,三等差些,四等无所谓,因为是富豪子弟。一等称为通才,其余是专才,引起了激烈辩论。潘光旦对自力更生的原则提了补充意见,又谈了义门陈与南浔铁路,比较了原始共产主义和新村实验,指出革命能否成功在于对阶级有无认识和是否以阶级斗争为张本。 参观团20日乘车到了井冈山茨坪,次日,他们听了孙景玉报告井冈山的历史和解放以来的发展,到烈士墓献花圈后参观了革命博物馆,晚上观看了吉安地区业余革命文艺演出,冰心给予佳评:“他们手边都敲锣打鼓,送客人十分热情。”“我也是感到他们一人多艺,现唱又拉,角色也无主次之分,而且是业余演出,符合陆定一同志前次所讲的‘半工半艺’‘半农半艺’的精神,我感到这是个方向。”潘光旦依据《明史》考辨了“龙泉山寇”是指聚集在井冈山及周匝山区的畲、瑶等少数民族,他以为井冈山之所以成为革命策源地,兄弟民族的作用极重要,策源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2日,参观团至黄洋界、茅坪、宁冈等地参观革命遗迹,次日又到毛主席故居、小井烈士墓和军械厂等处,并受邀出席参加井冈山建设的男女青年座谈会,冰心当日购得毛主席诗词一本,并记有心得:各地的康庄大道是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用血汗铺出的;井冈山已建得和山下城市差不多,自己也该把岗位、工作和党的领导、人民的努力配合起来,紧紧跟上;年青人都革了命或正在革命,都在为解放人类做贡献,中国在他们手上会建设得更好,更强大,原本觉得自己有些长处,与他(她)们相比一无是处,以后应该好好洗脸,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摆脱黄昏思想,好好学习,在用字上下功夫,落实到工作上。 为了避免过于劳累,参观团24日上午集体休息,潘光旦读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在下午的小组讨论中他谈了两点:自己对革命史不了解,如今得以补课,且为现场补习,弥足珍贵;过去在北京学习,谈改造时或失之空洞或失之琐碎,到此见到毛主席早年革命、建设的经历,“无不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或着手,讲战略,亦讲战术,乃知大小之争论均失之一偏,我等求知求改,于辨识大是大非之后,应在工作生活上、待人接物上,事事存一番心,处处求一个落实,改造方有实效。”次日,他们乘车离开井冈山,先到拿山与共大分校师生座谈,据潘光旦所记:“教师发言者五六人,多谈其半农半教之教学或研究经验,极为新颖,盖一本主席之实践论之精神,事事落实,不涉空论,大足为旧式教师针砭,虽一切尚在试行或摸索阶段,成效已较然可睹。” 四 参观团于11月26日赶至丰城。次日,他们前往丰城中学看古剑匣,了解地方历史,又听县领导介绍当下的各项建设指标。28日,他们分成三队下乡,宋云彬等在小港公社赣东大队,潘光旦、冰心等去路口大队,其余前往牌楼大队,大家纷纷上街购物,预备下乡使用。29日上午,各队分头出发,潘光旦等到达后听报告,到贫协小组长李木匠家访问,宋云彬等听了公社书记作报告,晚上练起了革命歌曲。30日,冰心等帮社员抬谷子去晒,她观望了社员为红花草铺稻草防冻,又到大队部办公处抄干部社员“五要五不要”和各种标语;宋云彬等先听大队书记刘瑞义作关于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情况的报告,又由人陪同参观农业生产、水利灌溉建设以及社办工业。 12月1日,潘光旦等由犯过错误的生产队队长李某现身说法介绍“四清”学习情况,主要谈干部返水或改过迁善,让潘氏感慨原来都是听报告、学理论,这次补课有了感性的充实,真正了解了“二十三条”中的干部政策,好干部仍旧得到支持,冰心称讲说甚为动人。2日,潘光旦等听了农民干部、社员的忆苦思甜和今昔对比,他指出这些出身贫寒之人的人生故事记录下来就是上好的文艺作品,从中可见出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冰心对大队准备的演唱节目十分满意,指出这群业余演员异常敬业,“现在村中办喜事,有他们去演,这是将来文艺方向。”3日,潘光旦、冰心等下地与农民共同劳动,帮忙拣豆子、选豆种,他们在副队长家吃午饭时得知各种菜和米酒均为自家生产,甚为感慨,自认见证了贫下中农生活的改善。他们午后与荣毅仁等合成新的小组进行讨论,潘光旦谈到“对贫下中农之本质有了进一步的感情认识,于其本质之未必不倾向于集体、未必保守而易于进步,于其改过迁善之快,远非知识分子如我者可比,皆就连日所闻所见略作说明;当然,亦曾有所说明,凡此本质之表现亦自有其先决条件,即正确之政治领导如党所提供者。”4日,冰心等到洛市公社刘家大队旁听对敌斗争大会,潘光旦等去国营良种培育场,归来听了斗争大会经过,他说到:“忆去岁在泰安,曾参加此种集会三次,内容大同小异;于以知四类分子,无一处农村无之,而无一处不阴谋破坏社会主义,则我等学习之精神所应贯注及之耳。”宋云彬等参观了农业科学研究所,了解了该所设立的经过和发展情况,看了研究所养的种鱼。 历经数日的农村生活体验,各组在5日乘车返回县城。次日,各组交流下乡学习经验。冰心本日记有心得:开门学习是为了向群众、工人和贫下中农学习;以后要破除个人主义、不爱劳动、逃避困难的观念,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不但写作为了革命,在民进、作协和外委会的工作都要和革命挂钩;认清文艺的方向,学习他们如何在“二为”上下手,即便不能完全彻底半工半艺、半农半艺,也应该尽可能和工农结合,要歌颂革命与生产,歌颂社会主义,边结合边写,边写边改造。7日,各组继续交流,在小结座谈会上,费孝通、潘光旦和宋云彬等先后发言。 参观团于9日搭乘浙赣线转赴武汉,冰心多有感触,“车行后看一路枫叶正红,田亩、池塘均觉有情,江西真是一块好地方”。回京后,参观团举行了数次报告会、小组讨论和学习经验交流会研讨心得,至31日举行全体会议,曾一凡作了三个小时的总结报告,赴赣鄂之事才算告终。 无疑,通过对潘光旦、冰心和宋云彬的江西之行的梳理,可以知悉他(她)们特定时期的人生轨迹和对于时代的体悟,也了解了彼时江西各方面的发展现状,而这些材料来自私人性日记,更为直接和真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