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几大文明中,中华文明不能说是时间最早的。中国的甲骨文出现在三千七百年前,在已知的世界古文字中,也不是最早的。但自从古代中国人使用甲骨文,然后用延续下来的汉字记录历史,几乎没有中断过。从这一点上讲,的确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他文明,有的历史记录很快中断了,有的文字今天早已成为死文字,而中国保存了世界上最多的历史书。 如“二十四史”有三千三百卷,四千七百万字。《资治通鉴》有二百九十四卷,三百多万字。大部头的历史书还有很多,并且都保存到了今天。 为什么古代的华夏人这么重视历史?有一个说法,“欲亡其国,先灭其史”,假如你要灭一个国,首先要把它的历史灭掉。我曾经同我的研究生讨论过这个话题,有人就想不明白:历史书当然很重要,但是把这些书销毁了或者这些书失传了,难道这个国家就会灭亡吗?历史书没有了,可以想办法再调查研究,可以重写。退一步讲,就算都没有历史记录了,当然是很大的损失,但怎么会使这个国家灭亡呢? 显然他还没有了解,中国最早的历史以及由此形成的传统究竟是起什么作用的。 其实最早的历史记录并不是给我们后人看的,也不是为今天我们研究历史或者了解历史提供资料。花那么多精力,由专人记录,目的是向天、向神、向祖先报告。甲骨文中的很多内容是由巫师记的,只有巫师才具有与天、神、祖先沟通的能力,他们记的事天才能知道,天意也只有通过他们的记录或者占卜才能被传达下来。到后来要记的事多了,巫师忙不过来了,才从中分化出专门记录的“史”。 “史”是个象形文字,表明一个人站在那里,手里拿了一个记录的板,这就是“史”、史官。所谓历史,“历”(通“曆”)就是历法,按时间顺序记录。 早在春秋时就有这样一种说法,统治者身边不止一个史官,基本分工是“左史记言,右史记行”。记的内容是不能让君主本人看的,要放在一个密封的柜子里,等他死了,或者退位了,才可以当众打开,然后根据积累的原始记录整理成一部历史书。如孔子删定的《春秋》,就是鲁国的历史。各个国家的历史有不同的名称,鲁国的就称为《春秋》。 这些记录,不仅是为了保存档案,或留给后人,最主要的是通过史官的记录,上报给天。往往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将这些记录焚化,表示报给上天了。有时还要到高山上举行,因为当时人认为山上离天近,容易让天看到、收到。嵩山顶上曾发现武则天埋在那里的金册,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所以史官的责任是对天、对神、对祖先负责。通过对君主、统治者的言论和行为的记录,反映他们的言行是否符合天意,能否得到天、神、祖宗的保佑。如果他们犯了错误,干了坏事,因为有记录,就逃脱不了天、神、祖宗对他们的惩罚。这样的历史对统治者来说,当然是最重要的。 在分封制的条件下,各国的历史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明确世系。各诸侯国是由周天子分封的,而天子代表天意,所以也是天封给诸侯的。但如何延续呢?按当时的礼制,是世袭,即由诸侯众多的儿子中的嫡长子继承。这世系也是史官必须记录的重要内容。万一发生什么事情导致这个国被灭了,或没有继承人了。天子或其他诸侯国要维护天命,“存亡继绝”,该国的世系记录就是最重要的根据。这样的“史”如果亡了,这个国不是无以为继,存在不了吗? 秦汉以后强调“天人合一”,特别强调“君权神授”,皇帝的合法性来自天的授权,出于天意、天命。所以历史的主要任务就是解释天命、证明天命。 凭什么他要做皇帝?凭什么这个朝代要兴起,要灭亡,或者要取代前朝?当然有很多历史事实,但这些历史事实未必都是光彩的。有的是武力、暴乱,有的是阴谋、篡夺,怎么使这些行为合法化,就得靠历史记载。通过从纷繁复杂的事实中进行选择,再加上“合理”的解释,证明这个朝代、这个皇帝是得了天命。 如《史记》记录周朝的始祖后稷。这些内容不是司马迁所发明的,是周朝传下来的历史,但他采用了就表明接受了。后稷的母亲姜嫄跑到森林里,不小心踩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回去以后就怀孕了,生下后稷。后稷是什么人?是神的孩子。既然周天子是神的后代,自然就得了天命。 又如《史记》不得不承认刘邦出身“细微”,普通人家,他的父母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因为他做了皇帝,提到他的父亲就称为“太公”——刘大爷;提到他的母亲就称为“刘媪”——刘大娘。他自己不过是秦朝的一个亭长,低级公务员,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派出所所长兼招待所所长。 凭什么刘邦最后能得天下呢?《史记》说,有一天刘邦的母亲在野外,躺在一个池塘边上休息,这时风雨大作,他的父亲去找她,看见一条龙在他的母亲身上翻滚,回来以后他的母亲就怀孕了,以后生下了刘邦。这不是讲得很清楚吗?刘邦不是一般的人,尽管出身“细微”,却是“龙子”,而且身上还有很多“帝王相”。这些都是为了证明刘邦得天下、建立汉朝的合法性,因为他得了天命。 一部“二十四史”,几乎都有类似的记载。还专门有篇章记录“祥瑞”,一个朝代兴起,一位真命天子出生时,会有种种吉祥的征兆。比如什么地方出现甘露、祥云、灵芝、嘉禾(谷物上面长了不止一个穗)、龙、麒麟,什么地方出现一个鼎、一片帛书,这些都是吉兆。未来的皇帝出生时“红光满室”,他出门时“紫气东来”,他做某事时“五星联珠”,种种吉兆显示了天命。 要证明一个朝代行将灭亡或必然灭亡,要证明它失去天命,“天之所厌”,老天爷都讨厌它了,“二十四史”里几乎每一部都有专门的篇章,记录“灾异”——天灾人祸或异常的天象,如日食、地震、风灾、水灾、旱灾、火灾、蝗灾、瘟疫、怪胎、畸形人畜、谣言、变乱等,而且都能与人的活动和社会现象一一对应。 每个朝代建立以后,马上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为前一个朝代修一部正史。清朝入关以后,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下来,就开始组织专门机构修《明史》。《明史》修成后得到清朝皇帝的重视,正式列为“正史”,成为“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 《明史》能起什么作用呢?它要让你相信明朝的兴起、朱元璋能当皇帝推翻元朝,是因为他得了天命。而崇祯皇帝之所以被李自成推翻,只能自杀,是因为失去了天命。清朝入关取代明朝,不在于崇祯皇帝个人或者明朝的官民百姓的过失,而是因为明朝天命已尽,“天之所厌”,天命交给了大清。表面上是为明朝修史,其实是通过修《明史》证明清朝取代明朝的政治合法性。就像孔子当年删改《春秋》一样,一部“二十四史”以及其他官修历史,都是为了弘扬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念。很多事实的记录都是有目的,有选择的。 如清朝到了乾隆年间,天下已经安定,开始为自己的“国史”准备材料,要修本朝人物的传记了。乾隆就此做了指示,规定要把曾经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明朝降臣,从洪承畴开始通通编入由清朝首创的《贰臣传》。什么是“贰臣”呢?伺候过两个主子的,投降清朝的明朝的叛臣都被称为“贰臣”。乾隆亲自做了指示,称这些人当初归顺大清不无微功,但毕竟大节有亏,在价值观念上是叛徒,不忠于自己的国家,不忠于自己的皇帝,不足为训,只能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在清朝的天下安定之后,乾隆皇帝权衡利弊,觉得延续、弘扬传统的价值观念更加重要。所以在把这些人列为“贰臣”的同时,把史可法等当初抵抗清兵不惜牺牲的人,无论是被清兵所杀,还是自杀、病死,只要是忠于明朝的官员,统统列为忠臣。而且地方上修志书时也要遵守这个原则,当年抗拒“大兵”而死的,按原来身份全部称为忠臣、义民、节妇。因为这些降臣的作用已经毫无意义,而维护传统的价值观念,对稳定统治更加重要,通过编纂历史可以做到。这一点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把太平军镇压下去的,靠的是哪些人呢?不是靠满族的八旗兵,也不是靠蒙古的骑兵,而是靠一批汉族知识分子,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这些人,靠他们组织的乡土武装——湘军、淮军,捍卫了这个满族建立的政权。 因为在这些人的眼里,它已经不是一个异族的政权,而是一个继承了华夏传统价值观念、得了天命的、正统的朝代,和以前的汉唐宋元明并无二致。 现在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这样的历史灭了,国家也要亡。因为这样的历史证明了政权、国家的政治合法性,证明它得天命,如果把这样的历史毁了,政权、国家的政治合法性还能证明吗?这才是要害所在。 这些历史今天是不是就没有用了?恰恰相反,非常有用。因为任何历史都是后人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所做的有意识的、有选择的记录。只要知道了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从这些史料中透过表面看到真相,用我们今天的历史价值观来解释、认识这些历史。何况这些史书中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原始资料,是无可替代的。 此外,这样的历史也给我们今天研究历史、复原历史、重构历史提供了条件,富有挑战性。这个过程也是我们研究、选择、认识、学习的过程。 所以,中国这些历史书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非常宝贵的、无可替代的遗产,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原载《不变与万变:葛剑雄说国史》岳麓书社2021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