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文化名家 >

孙郁:鲁迅遗风的波光浪影

http://www.newdu.com 2023-05-12 解放日报 孙郁 参加讨论

    《鲁迅遗风录》是我的一本旧作,初版时曾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召开过一次座谈会。到会的多位熟悉的朋友在讨论中提出的看法都深深留在我的印记中。眼下我正在修订这本书,部分吸收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有的是自己思路的延伸,其间也有对于旧文的纠正。对我来说,讲透这个话题真不容易。写作过程中总还有自己力所不及的地方。
    鲁迅研究早已成为显学,多年间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介入其中,规模也渐渐扩大。关于作家的考索大致分成几部分,一是文本透视,像小说诠释、杂文读解等在今天依然很是活跃,这涉及人们的审美意识;二是知识构成的审视,比如作品与旧学之关系、翻译实践等,多在知识论范围;三是影响追踪,这大致在文学史领域和比较文学领域,不拘泥于边边角角。本书当属于第三种类型,主要描述的是经典的形成、衔接和转化之史。从鲁迅遗风对于后人的影响里,能够看到新的文脉的轨迹以及五四运动以后文化的特点。它与我们自己所处时代的问题意识也不无纠葛。所以,大凡进入这类话题者,也有着与当下文化对话的意味。
    就鲁迅思想传播而言,有审美的诱惑力使然,也含着时代思潮的作用。我有一次在北京青年报社讲课,有听众提出一个看法,说鲁迅的走红乃单一的话语形态使然。我答道,这是不确的。鲁迅最初是被读者捧起来的,后来进入社会风潮里,被不同语境的表述所分解,流行话语里的表述只是其中一种。由此看来,理解鲁迅、呈现他的遗产的传播史是多么重要的事。历史离我们不远,然而许多人似乎已经被错觉蒙住了眼睛。
    对于前辈的理解,倘在单一的逻辑里,总是会碰壁的。即如《鲁迅遗风录》的题旨,要清理内中环节,不能不兼顾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审视被直接影响的人们,二是看间接的影响力的范围。前者要打量周边生活,后者则要梳理作家与学界的生态结构。我的办法是寻找有典型意义的人与群落,在具体的人的文风与精神品格中,透视鲁迅遗风对于新的文本生成的意义。这本书所涉作家、学人部分集中在民国时期,国外的则考察日本与韩国知识界的情形。鲁迅同时代的作家与鲁迅之关系,也看出文学史的分分合合。至于他的作品在域外的流行,或许看出他的世界性意义。近年类似的研究增多,说明话题自身的分量。大约还没有一个现代作家对于世界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像“东亚鲁迅”话题,其阐释空间日益扩大,这也成了学界一个特别的现象。鲁迅遗风在各个领域的痕迹纠缠着不同的要点,现代性的波光浪影都闪烁其间。那些开创性的书写吸引着后人沿着其轨迹前行,这种现象实则是生存困惑引起的共鸣。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文章中,鲁迅创造了不同的格式,这不仅前无古人,今人亦难抵其深度。我们面对其书,惊异于他的深邃和广博,也自省何以不能如此正视人生与文化。在沉入这些现象时,内心所得也非一两句话可以说清。
    我回想写的第一篇关于鲁迅传统的文章,还是30余年前。这期间类似的文章写了许多,但并未有成书的念头。直到我8年前生病入院,忽觉所余时间不多,最惦记的工作之一是此书的整理。于是便集中修改和增写了多篇文章,成书后似乎意犹未尽,也深知内容的不平衡。比如鲁迅对于学界的影响也是可以深思的话题,我们在朱自清、范文澜、尚钺等人的写作中也能找到其精神的回响。如此说来,可开拓的空间很多,自己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有个时期,人们重视的是鲁迅的意识形态的意义,后来发现忽略了其超越性的价值,超时代的语义便多了起来。但当象牙塔里的人把鲁迅放入纯粹的学术话语中认识的时候,也有遗漏其现实性的可能,于是重提“战士鲁迅”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重点。学界的这种摇摆,也说明了对象世界的复杂性。鲁迅的遗产其实有知识论、价值论、情感论等几个方面,我们这一代,还很少有人能整体驾驭它们。近几年读到几位青年朋友的研究文章,我觉得起点很高,知识结构也好于我们这代人,于是也隐隐地见到了一点希望。鲁迅之后,还有人不断延续着他的路走着,说明新一代总不能说都是沉落着的。
    记得许多年前我在香港策划了一次鲁迅图片展,遇见了台湾来的陈映真先生和几位香港作家,发现鲁迅在港澳台的作家心目中的位置很特别。后来与陈映真先生联系渐多,对于他的鲁迅情结慢慢有所了解。陈映真在灰暗的时代与鲁迅相逢,他的文字深处也有《呐喊》《彷徨》的影子,他直面人生的勇气震动了台湾文坛。我在他那里感受到了与20世纪30年代左翼作家相近的形影,几代中国人不自觉地呈现出精神色调的一致性。这些年,我多次去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在与诸多作家的接触中更有了同样的感受。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因一个伟大的名字而成为朋友。这些经验也成了我思考这类话题的缘由之一。
    确实,我们的历史不乏各类有亮度的人物。杜甫逝世后,关于他的描述从未中断过,影响可谓宽而广。陆游形容“其诗为百代法”,都是肺腑之言。鲁迅离世不到百年,关于他的描述已经汗牛充栋。与古代诗人不同的是,他的现代性的意象不仅有诗、有史,更带有思的形而上的意味,有着现代哲学家的气味。五四运动之后,大凡有出息的青年多少都受到了他的启示。其间的故事,一时难以尽述。鲁迅遗风所及,带来的是思想的种子,因了这种子的存在,贫瘠的土地有了诸多绿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