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叶永烈曾说,他的作品是“跑”出来的。为创作《历史选择了毛泽东》,1991年的夏日叶永烈差不多是在羁旅中度过的,为的是进行充分采访。 他实地访问毛泽东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中共江西省委党史办公室的文史专家马骏给了他很多指点。接着,在瑞金采访时,中共瑞金县委宣传部又给他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除了完成这部巨著外,叶永烈还写了一篇散文纪念他的瑞金之行。他在文章一开始就写道:“在上海,不知去过多少回瑞金一路、瑞金二路,我却未曾有缘一睹中国革命的圣地瑞金。最近,我终于如愿以偿,来到钦慕已久的‘红都’。” 那天黎明时分,叶永烈从井冈山东行,乘长途汽车到达瑞金时,已经暮霭浓重。车入县城,他见到许多商店以“红都”命名。 叶永烈在时任瑞金革命纪念馆副馆长钟书棋陪同下前往各处参观革命旧址时,深深地被瑞金博大的内涵所感动。钟书棋是位“瑞金通”,他如数家珍般向叶永烈介绍这片红色的热土。 瑞金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古代建县时掘地得金,遂称“瑞金”。然而,瑞金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人称“瑞京”,“红都”“赤都”之誉也由此而来。 钟书棋带领叶永烈来到郊区叶坪,步入一座建于明朝的谢姓宗祠,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就在这里举行,毛泽东在此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兼人民委员会主席,“毛主席”之称便始于此。大会之后,这个祠堂成了临时中央政府办公所在地。叶永烈见到祠堂里15间用木板隔成的小房间,每间不足10平方米,内放一桌几条板凳。每间小屋便是人民委员会一个部的办公场所。这里,其实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 1933年4月,中央机关秘密转移到瑞金西侧的沙洲坝。在沙洲坝毛泽东旧居旁,叶永烈见到一口不平常的水井。当年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亲自踏勘并带领红军挖了这口深达5米的甜水井,老百姓誉之为“红井”。如今,这口井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加以保护,井旁竖立石碑,上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叶永烈还去了瑞金城西二三十里处的一座小山。1934年夏秋之际,毛泽东曾住在这里。小山掩映在茂密的绿树丛中。沿着石阶而上,如登高楼,两三分钟便到山顶。顶部平坦,一座青瓦黄墙古寺出现在眼前。寺门口有一对联:“云山日永常如昼,古寺林深不老春。”取这对联开头4字,横匾上写着“云山古寺”。此山名叫云石山,此寺建于1857年,约300平方米。 1934年7月,中央机关迁往云石山附近,毛泽东和张闻天住进了云山古寺。 叶永烈步入寺中,见左厢房为毛泽东旧居,右厢房为和尚们的住处,中堂为当年的会议室,侧屋为张闻天住处。中堂有一对联:“云拥如来此地无殊天竺地,石磨直性几人直步卖花人。”寺后有一棵大樟树,树下有青石圆凳。 叶永烈在散文结束时感叹道:“小小云石山,如今名闻遐迩……” 叶永烈的这篇文章《访红都瑞金》入选了多个文学选本,其中有一个选本的简介中注明道:“作者于2001年12月26日随同全国新闻界文艺界红土地采风团访问瑞金。”笔者认为,这一注明有误,因为他在文中写道:“我住在瑞金宾馆时,赣州地委的领导们正住在楼上,忙着召集会议,研究部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六十周年大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成立,60周年大庆就是1991年,也就是叶永烈为写《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之行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