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中国民族语言的系属复杂,数量众多,方言差别显著,国内与国际学术界关于中国语言数量的统计结果十分悬殊。本文从微观和实证的角度描述了中国与国际组织关于中国语...
内容提要 :义补是东巴经中普遍运用的一种记录手段,其作用是提示、补充和强调语义。东巴文义补的语义类别有方位、动作、性状、数量、否定、领属、并列等;补义范围包括文中义...
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崛起之初“本无文字,惟刻木为信”。辽太祖神册五年(920)春,令人参照汉字“以隶书之半增损之”“始制契丹大字”。后又在契丹大字基础上参考...
语言生态指语言生存的环境,包括一种语言与其他语言的关系、语言政策及人们的语言观等内容。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主要任务是把人与语言、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民族、语言与国家...
提要: 在我国,民族之间的接触、交往、交流和文化涵化是经常发生的事,其中人口少的民族受人口多的民族影响比较常见。川南苗族虽是当地世居民族,也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但与...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步入了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征程。因此,这一要求写入党章的...
民族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贯彻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方针,服务于国家民族工作大局,是广大民族教育工作者的光荣历史使命。应该说,中国特色的民...
提 要: 在语言学学科中,语言识别既是比较语言学这个分支的主要研究对象,又是(宏观)社会语言学这个分支的重要对象。前者从语言发展的内部研究语言识别,而后者则从语言发...
内容提要: 本研究选取“意识三态观”理论作为分析视角,分别从意识形态、意识生态和意识心态三个层面对已有的双语教育研究文献进行了检讨和梳理,以期展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在...
一、发展阶段 蒙古族当代诗歌,从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与共和国的历史进程一样,当代诗歌经历了革命时期(1947年——1978年)、“新时期”(1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