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生态人类学/环境人类学中有一种重要的研究取向——政治生态学(political ecology),自1957年首次提出来之后就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响应。目前已经成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中...
族类称谓是族类、族体、民族的外在符号,是民族交往的产物,也是民族关系的直接体现。称谓的类型、制作及不同时期的演变,构成民族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一。本文尝试对自称、他称...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四方努力:高层领导、中层领导、知识界、基层民众。高层与基层相通,中层与学界互联,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体同意识。 【关键词】高层领导;...
【摘要】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既是“稳疆固边”“社会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安全”“边疆繁荣”发展的战略需要。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是全局性综合治理,尤其要...
摘 要 :阴阳五行观与华夷观念发源于先秦,二者的结合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并在汉昭、宣帝时得以深化和拓展,至东汉班固《汉书》呈现系统性和体系化。两种思想观念的结合中,渐...
摘 要 :杨水尺,是高丽、李朝时期对其境内一些外来族群的泛称,内含契丹、女真、蒙古、回回等不同族裔。他们不事农桑,以屠宰、编柳器、贩卖及倡优为业,与古代朝鲜半岛的传统农耕...
宁夏西海固,曾经“苦甲天下”,固原市西吉县就位于这里。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尚未摘帽的贫困县,截至2019年底,西吉县还有1575户4340人未脱贫,占全区未脱贫人口数量的23%。...
摘要 :乡村振兴以何为主体,不仅涉及政治目标“为谁”,也涉及治理技术“靠谁”。国家意欲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但基层实践常与资本亲和,排斥小农。以人类学眼光从...
【摘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萌芽和20世纪90年代的孕育,中国共产党在2005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正式提...
【摘要】作为一个进入现代社会不足百年的民族,佤族的民间信仰中蕴含着独特的生态智慧,并通过具体的实践行为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调适,直至今日仍继续对维护本民族自然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