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史研究工作全面展开,民族史学界在资料整理、深入调查、研究专题、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进入新时代以来,民族史研究迎来发展新阶段,学界近...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离散族群与祖籍国的联系日益紧密,他们对祖籍国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并发起或参与指向祖籍国的远距离跨国政治活动,成为当今全球政治的一个重要现象...
摘 要 :汉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和锡伯族是生活在新疆“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他们传讲的“凡夫寻仙妻”故事及其“仙妻”形象不仅代表了这些民族以女性为中心...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民俗文化,即民众的知识。知识总是与特定的社会主体相关,其生产、使用、传播以及接受等都具有社会性。知识是地方性的,因而也是未完成性及开放性的...
口头程式理论是由米尔曼帕里和阿尔伯特洛德创立的,因此又称为帕里一洛德理论,是二十世纪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为数不多的民俗学理论之一。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十九世纪的语言学和...
摘要: 个人生活史是一种目前被诸人文社会科学广泛应用的研究路径与方法。对民俗学来说,每一个人都是民俗之民,都是生活文化的承载者。而作为社会化与社会关系中的人,每个人又都...
摘要: 在成为政治和文化中心之前,北京一直是军事重镇。北方各游牧民族把北京作为进入中原的桥头堡,相继入驻北京,不断扩展着北京人的民族身份,同时汉民族的主体地位在民族...
摘要: 作为一个学科的民俗学,其形成基础就是通过田野获得文本。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做田野成为民俗学和相关的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但是,中国民俗学是建立在...
摘要: 城市以其各种层面特别是人口的异质性,决定了研究城市民俗与研究乡村民俗应该有所差别。感受生活的民俗学重视个体的经验性叙述,将这一观点应用于城市研究,比应用于乡...
摘要: 傣族祭寨神仪式期间,傣族人物理的现实时空进入宗教的神圣时空,使村寨形成一个封闭的神圣空间。相对于村寨空间,寨神居住的寨神林空间在宗教体验上则更具神圣性。祭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