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毛衣女》传说是民间口头传统的典型代表,其最早的记载距今已1600余年。在此期间在新余的流传状况不得而知,但其话语的转换却是可以考察的现实。凡是与之有关的或能够...
摘 要: 本文从公共民俗学的立场出发,力图为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和开发实践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通过对中国、德国和美国的三个个案的考察,抽绎出遗...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作,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和保护意识,建立非遗保护的广泛社会认同和深厚群众基础,7月3日至5日,由文...
摘要: 广西历史上的民族节庆联欢营造了民族和谐氛围,尤其是汉、壮、瑶群众之间的“打老庚”“结同年”,侗、苗群众之间的“打同年”,汉族与仫佬族、侗族的“打老庚…‘认契...
摘要:2018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下称研培计划)年度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2017年度研培计划实施的科学性、规范...
摘要: 盘瓠崇拜和闾山道法作为畲族民间信仰的两大结构性要素对于闽东畲族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隐去与强调盘瓠印记这两种看似相反的文化取向在闽东畲族中曾长期并存,尽管...
摘要: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处于西方话语、汉族话语、精英话语三重霸权压迫之下,我们有必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现状,加强多民族文学研究,批判话语霸权,倡导多元共生,恢复历...
摘要: 盘瓠神话以流传在瑶、苗、畲等民族支系中的叙述文本为典型。在其他民族中也流传着不少非典型的盘瓠神话,比如壮族的龙王宝、黎族的五指山传神话等,均依托相关仪典与文...
本期话题·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的民族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开篇就指出,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旅游扶贫要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发挥效应,必然应根据不同的扶贫地区类型、旅游扶贫发展阶段和旅游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当地的自然禀赋、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