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松:走科研转型服务社会之路 深耕客家文化田野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2:11:16 中国社会科学网 曾江 华夏 参加讨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陈世松居家读书科研近照 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供图 巴蜀大地历史悠久,自成一体,是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广阔学术田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陈世松探颐史林,跋涉乡土,年届八旬,治学不辍,不断精进。近20年来,在陈世松研究员率领下,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的学术团队坚持“学问深入民间,成果服务社会”,在这片学术田野深耕细作,在客家文化、“湖广填四川”、四川地方史研究等领域先后取得一系列成就,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已成为四川学术界的一张重要学术名片。回首来路,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取得哪些学术成果?审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开展居家科研工作?展望前方,今年准备推进哪些学术工作?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近日就相关问题采访请教了陈世松先生。 学用结合 团队攻关 传薪播火 ——围绕客家文化研究做好三方面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网:四川客家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20年来厚积薄发取得一系列成果,引起各界关注。请您介绍下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的学术工作和取得的成就。 陈世松:2019年对四川客家研究中心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12月下旬,在举行纪念四川客家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之后,我们正秣兵厉马,准备大干一场之际,2020年之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不得不按下暂停键。这样也为我们冷静思考、潜心问学提供了难得的良机。我们始终坚持科研转型服务社会大局。在过去二十年的科研历程中,我们坚持以课题为抓手,契合时代需要,始终围绕客家文化、“湖广填四川”、四川地方史研究三个领域开展研究。 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立足川渝,面向全国,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传薪播火,增强四川客家族群认同和文化自觉、自信;二是团队攻关,勇登四川客家与移民文化研究的学术高峰;三是学用结合,助推洛带客家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破。 在推进四川移民与客家文化基础研究的同时,我们还致力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应用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根据社会需要,接受地方政府委托,精心制定了《洛带古镇客家文化再现工程方案》《成都市洛带特色文化古镇保护规划方案》,策展“西部客家博物馆”和“四川客家家风馆”,为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应邀在重庆市荣昌区、丰都县和四川泸州市、南溪县等地,协助地方当局挖掘、整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普遍好评。 四川客家研究暨客家文化产业发展20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12月18-20日在四川洛带召开 本网记者 曾江/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