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类学视角下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扶贫研究——以贵州省中洞苗寨为例(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7:11:15 《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 陈慧萍 参加讨论
五、路径突围:生态人类学视角下的审思 (一)强化生态旅游扶贫的制度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扶贫必须注重当地贫困人口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当然,政府工作人员和社会旅游企业更要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共同坚守“保护”和“发展”的底线,形成自上而下协调一致的生态旅游扶贫意识。开发旅游产业既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又要对其历史文化传统进行继承和发扬。要严格以可持续性发展的长远目光定位生态旅游扶贫,走环境友好型道路,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最大化的协调发展。 同时,还须注重有效开发并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把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和生态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多种生态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只有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树立长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思想意识,才能够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扶贫战略,并最终实现自然生态和谐与经济水平提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构建差异化互动发展的产业格局 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扶贫必须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指导和规划作用。借助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生态旅游扶贫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切实地保障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现实利益,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针对当前民族地区突出存在的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不仅要在生态旅游品牌建构上注重区域特色生态景观和民族民俗文化,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的差异化的生态旅游产业,而且要在运作模式、管理方式、商业模式等方面形成不同的类型和特色。 同时,对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生态旅游扶贫要进行经济上的扶持,加大旅游建设资金的投入,提供贷款以解决发展旅游的资金难题,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在旅游开发中的参与度和决策度。地方政府还需发挥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扶贫过程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制定合理有效的短期旅游开发规划和长期旅游扶贫规划,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生态旅游扶贫在提高贫困人口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三)健全贫困户与生态旅游的利益联结机制 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扶贫问题的关键在于其自身的“造血”功能而非一味的“输血”式扶贫,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贫困人口在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双双脱贫。许多贫困人口或者缺乏参与意识或者参与受限而无法分享生态旅游绿色发展利益,较为合理的突破路径是健全贫困人口与生态旅游的利益联结机制。一方面,通过建立生态旅游合作社的形式,鼓励贫困户以入股、合作等方式成为股东分享收益;另一方面,为贫困户以自营、租赁、流转等方式加强自身发展能力建设提供配套的制度支撑和保障。 通过开展民族地区参与式的生态旅游扶贫模式,可最大限度地开发中洞苗寨的旅游资源和经济价值。中洞苗寨的贫困人口借助参与旅游开发的相关环节,从而在旅游扶贫发展中主动获取相应的切身利益。本着维护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利益的基本原则,将一部分旅游收益用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扩大贫困人口创收增收的机会,并逐步实现最终精准脱贫,实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12]。 六、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脱贫攻坚战中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贵州省民族地区更是一个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重的地区,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贵州省部分民族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的生态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开启了以旅游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收减贫之路。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将旅游资源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不仅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还有效地缓解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贫困问题。同时,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催生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种城乡间的要素双向流动和绿色利益分享机制,也是时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 地处贵州民族地区的中洞苗寨是典型的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地区,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长期相生相伴。由于地理区位僻远,中洞苗寨土地资源稀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遭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封闭保守的民族特性,也由此得以保存较为原始的自然风光和原真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这为当地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客观现实条件。中洞苗寨利用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特色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将旅游产业发展与反贫困问题有机结合,走出了自己的脱贫致富之路。尽管先天条件的不足使得中洞苗寨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重张力,但这也是民族地区在培育绿色发展动能的康庄大道上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基于以上对少数民族村寨有关生态旅游扶贫的个案探讨,可以对民族地区如何衔接生态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吴振南.海岸带资源与乡民社会变迁:以竹塔村为中心的生态人类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 世界旅游联盟.世界旅游发展报告2019———旅游促进减贫的产业植入和文化建设[R].2018. [3]罗盛锋,代新洋,黄燕玲.生态旅游扶贫研究动态及展望[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5,(3). [4]杨建春,王佳联.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9,(8). [5]杨军昌.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4)卷(一)[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Z].2017. [7]张晶,刘舜青.贵州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2007,(9). [8] 奉婷.贵州省麻山地区格凸河流域苗族村寨实态调查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向德平,叶青.贵州开放式扶贫的探索与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6,(2). [10] Mathur P R G. Anthropology and development in traditional society[M]. New Delhi:Vikas Publishing House, 1989. [11]卢丽娟,曹务坤,辛纪元.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开发的财产制度瓶颈与破解[J].贵州民族研究,2014,(5). [12]文军,李星群.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研究———以桂林龙胜龙脊景区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8,(4).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建设美丽宁夏 实现永续发展
- 下一篇:论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在广西老区高质量脱贫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