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阎云翔]社会转型期助人被讹现象的人类学分析(2)


          一、“做好事被讹”事件的特征
    “做好事被讹”事件多发生在城市里,典型的情况是某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或突发疾病,别人对他实施帮助反而被讹诈。这些事件无一例外地都发生在公共场所,比如在热闹的街上或者在治疗受伤者的医院里。大多数情况下,施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争执都有他人可以作证。媒体报道的讹诈事件发生在各个不同的城市。我访谈的案例中有两例发生在县城,但是在农村中没有发现关于这类事件的报道。
    在26个案例中,只有两例发生在晚上,这说明好心人更愿意在白天帮助身处困境的陌生人,白天相对来说更安全些。访谈对象中将近90%的人声称,在晚上他们不会帮助一个躺在街上的人。在一个个人博客中,作者回忆说,在一个阴冷的秋夜,由于害怕被讹诈,他最终从一个躺在街上的醉汉身边走开了,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那个人就死在了那儿(A Jing 2007)。
    在两个发生在夜晚的案例中,其中一例中的好心人是一位画家,他在驱车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烂醉的人躺在路中间。因为害怕被讹诈,到底要不要帮助这个人,他先在心里跟自己斗争了很长时间,最后他决定做这件好事,因为他发现另一个年轻人可以担当证人。他俩一起向当地警察局交了一份书面声明(Cui 2007)。第二个案例中的好心人,当他发觉那个受伤者企图让他对伤害负责的时候,他没有帮助受伤者而是离开了现场。接受访谈的时候,他说:“我很幸运,没人看见我们,所以我得以脱身。如果旁边有人,即便那个老太太讹诈我,我也很难脱身。”[③]
    大多数施助者是年轻或中年男性,也有一些年轻女性,包括两个女青少年。从案例中可以获得很多背景信息,大多数施助者属于城市中产阶级,包括教师、商人或白领人士,还有出租车司机或学生。受伤的人却更加具有同质性:除了三位是中年妇女,其余的都是老人,绝大多数是女性,具体地说,26个案例中有20位受助者是女性。
    那么,为什么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更倾向于责怪帮助她们的人并向施助者索取经济赔偿呢?一般而言,老年人和孩子是弱势群体,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恻隐之心。在公共场所,当他们身陷困境时,很容易得到路过的陌生人的帮助。此外,在公共场所,老人和妇女被视为较少有攻击性和更值得信任,因此更容易获得旁观者的同情和帮助。
    在“做好事被讹”的戏剧性事件中,旁观者扮演了关键性角色。在中国社会,人们对发生在街头或其它公共场所的非常规事件很好奇;尤其当别人对街头事件关注时,他们的好奇心就更加高涨了。经常是人们会很快聚集在一起,议论纷纷,中文称做“围观”。有围观者在场,老年人讹诈施助者对其所受的伤害负责,他们通常情况下会占上风,这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他们被视为弱者和弱势的一方,能赢得旁观者的同情,而这恰恰增加了施助者的风险;第二,他们也可能借助面子策略向施助者施加压力。例如,他们往往哭喊着很疼或做些其它的事情使施助者尴尬(关于面子,参见Hwang 1987)。在两人面对面的互动中,社会地位较高的一方被看作有较大的面子,更怕丢面子;而社会地位较低的一方不怕丢面子,因此更具有攻击性(Hu 1944)。这样的情况下,讹诈更容易发生。
    旁观者不愿卷入纠纷,很少有人愿意出来作证,这也增加了讹诈成功的机会。在一个案例中,被讹诈之后,施助者返回到他助人的街口,想找一个证人,因为他在那儿当着一群围观者的面帮助了受伤的老年妇女。当时,有20多位附近的居民目睹了整个事件过程,当他打算把受伤者送往医院时,还有人提供了水和毛巾。然而,包括后来接受记者访问的店主在内,这些围观的人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来作证。有人愿意私下里告诉记者,说施助者是无辜的,也有人埋怨施助者当初若不去帮忙的话,也不会惹来这么多麻烦(Xiao 2005)。不过,近几年旁观者不愿卷入事件的情况开始有所改变,很大部分原因是公众对“做好事被讹”事件的愤慨。在几起事件中,旁观者公开指责企图讹诈者,或者向警察提供证据。由于旁观者的积极参与,好心人得到保护,企图讹诈者未能得逞(参见案例Shenghuo bao 2006; Shen 2007)。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