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多元一体”理论与新时代民族工作发展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必须与历史同步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命运才能获得生机与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的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本文基于新时代民族工作发展的历史背景、科学内涵以及理论回顾,并尝试从“多元一体”[①]理论视角回答时代新课题,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民族工作、多元一体
    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中共西南局时期的民族工作研究(1949-1954)”(编号CX2020BS09)资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和国家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大局出发,科学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实做出了精准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民族工作的完善与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对我们全国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祖国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民族工作以及民族理论也应有新的内涵与特征。“多元一体”理论阐述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形成历史,对于当前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把“多元一体”理论与新时代紧密结合起来,在民族工作实践探索中创新性地发展这一重要理论,不仅推动民族工作实践的创新与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
    一、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背景
    (一)立足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变提出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历史方位判断,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③],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的理论内涵和来源,面对国际国内新的复杂形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了新的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前行所必须遵循纲的领性文献,也是我们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工作者推动我国民族工作完善与发展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性纲领理论。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也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加快解决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紧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变这一历史性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够抓住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所在。
    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进入世界前列,但是当前凸显出来的发展不平衡以及不充分的社会化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正是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变所作出的重要命题。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经济社会命题,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实际状况,也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制约性因素所在,而且为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根本着力点和目标追求。[④]抓住主要矛盾推动全局工作的完善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和倡导的科学的方法论。根据新时代国情,准确把握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变,不仅为解决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提供了总的抓手,也是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性方针。
    (二)新时代强化各民族利益共享
    “扶贫开发”是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重要经济社会问题。因此,党和政府把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民族地区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小康不能够落下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是不可能实现全中国的小康。距离2021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得到发展摘掉贫困的的帽子,发展面貌得到全面改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充分满足,这才能体现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才是为人民利益所着想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够体现我国的民族工作的成功所在,才能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全中国同步奔小康的宏伟目标。
    因此,重视西部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使得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与其他各民族一起在2020年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成为党和政府必须面临的攻坚难题。改革发展的成果需要由全体人民共性,我们在民族工作中也要坚持“人民主体”的地位,如果没有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不能够富裕起来,少数民族同胞不能够实现小康,就没有我们全国的小康。因此,新时代需要我们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三)新时代强化各民族责任共担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只有明确了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特点,民族工作才有方向、有章法、有力量,民族工作的发展只有与新时代历发展同步伐、与新时代共命运,才能与时俱进的得到充分的完善、创新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符合我国各民族发展历史以及当前现实国情的重要制度,不仅维护了我国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推进各民族平等与团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习近平同志高度总结和概括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工作,提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⑤]”
    当前,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工作,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不仅要坚持“两个结合”,即统一与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而且还要平衡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民族工作相关规定的关联性与协调性,推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各方面改善,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基越扎越深、实践基础越打越牢。[⑥]要贯彻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中国未来社会发展最新的历史定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理论性以及实践性较为丰富,有着充分的历史和现实依据,内涵也较为科学和丰富。社会基本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也赋予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新的理论内涵、历史使命、目标任务,这也要求我们结合必须新的社会基本矛盾,坚定地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探究中国民族工作发展实践,对于解决新时代民族地区发展问题,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创新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