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美国公共民俗学实践(6)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3:11:54 中国民俗学网 张丽君 参加讨论
六、网络平台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公共民俗学家和公众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现代科技和社交平台在疫情期间发挥了空前的作用。疫情期间民众在网上活动的时间增加,很多人对网络媒体的关注度和依赖程度也比平时高。虚拟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实体物理空间来实现我们与他人的连接和互动,成为分享经历、传达信息、表达情绪、组织活动、提供帮助和安慰的重要场所。这也为公共民俗学家开展线上活动提供了契机,各个机构推出了线上展览、表演、讲座、座谈等活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在疫情下的文化需求及社会连接需求,也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实体空间中面对面活动的一些计划。线上活动几乎不受天气、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具有跨越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优势,为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但网络平台也有其局限性。比如,线上活动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跟实体空间的活动会有区别,对活动的互动方式也有一些局限。 国会图书馆下属的美国民俗生活中心发起“档案挑战”活动。疫情期间很多人的活动范围大大缩小,无法参加音乐会、剧场等文化娱乐活动。美国民俗生活中心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邀请公众探索民俗生活中心的民间音乐和民俗生活档案资源,鼓励大家利用网上档案资源学习音乐、诗歌、故事等,并上传共享自己根据档案资料录的相关表演或根据档案照片做的艺术创作。史密森尼学会一年一度的民俗生活节日改为线上举办。往年民俗生活节日的举办时间是一个星期;线上活动的时间跨度更长,持续好几个月。线上直播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尽管线上活动有各种优势,史密森尼学会民俗生活与文化遗产中心的詹姆斯•杜伊奇也指出线上活动的一个重要局限,网络体验仅限于视听,虚拟空间的民俗生活节日无法为观众提供在实体空间中包括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全方位的体验。 网络给公共民俗学家提供了很多便利以及新的平台和可能性,但对于经常与边缘群体、弱势群体或老年艺人合作的公共民俗学家来说,他们在使用现代科技时也有一些顾虑,他们需要考虑网络覆盖不平衡、合作对象自身对现代通讯科技接受度和应用熟练程度等因素。比如与印第安纳传统艺术合作的很多艺人居住在印第安纳州布朗县,有些住在山林里的居民家里网络速度比较慢或者不稳定,有些艺人甚至不使用电脑,对于这些个体或社区而言,线上活动的效果不佳。 在疫情期间,大部分公共民俗学家被迫放弃面对面的田野调查、访谈和拍摄记录,而是以电话或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访谈,甚至远程指导艺人拍摄视频资料。远程田野作业有其弊端和局限性。首先,这种方式的转变会影响我们与访谈对象关系的建立,而且很难进行参与观察。其次,远程田野也会遇到技术层面的问题。丽莎•希金斯介绍了她在网上用视频会议软件进行访谈时遇到的问题:“我们要用视频软件来录(访谈视频),这个艺人住在偏远社区,她得到她女儿家去做访谈,因为她家里没有无线网。我们做了访谈,但是她的视频卡住了,只有声音。我们没有打断他,她在讲述一个故事。等她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跟她说她的视频卡住了。所以她离开了,她去拿了她女儿的手机,她女儿手机里装了视频软件。这次没有卡,但是画面质量很粗糙,画面有点暗。”由于这些因素,密苏里传统艺术项目的工作人员只能放弃视频材料,用静态的照片配上音频来完成后期制作。 新冠疫情带来的改变让公共民俗学家更认真深入地思考网络平台的使用及其对今后工作和公共民俗学服务对象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普及,疫情之前很多公共民俗领域的活动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在线的形式,但是新冠疫情让大部分公共民俗活动以很快的速度转变成完全以线上的方式来进行和呈现。新冠疫情让线上活动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为公共民俗实践的一种新常态。但疫情结束之后,公共民俗学家可能要像狐火的助理策展人卡米•阿伦斯(Kami Ahrens)担忧的那样,要面对和思考如何平衡线下活动与线上活动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