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新中国的生死之战: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3)

总而言之,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国际事务诸方面的利益差别十分显著,在严酷的冷战环境下不可能沟通、协调,对共同利益达不成足够的共识,因此美国政府的回旋余地就极其有限了。中美民间社会固然有长期的友好交往,但规模不大,决定不了两国关系。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内许多人厌恶蒋介石的为人和国民党政权的腐败,但他们的数量和层次也左右不了本国的政治。如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一书所说: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美国根本不存在承认中国的政治气氛,即便艾奇逊有这个愿望也办不到。

3、美国的对华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和利益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政策目标体系中往往局部服从整体,低层次目标服从高层次目标,且不论目标的确定还要受政策资源、政策环境、决策者的认识等条件的制约。应该说政策目标为利益服务,但两者不一定直接挂钩,不懂得这个原理就不能解读颇具迷惑性的美国对华政策。众所周知,在避免世界大战的前提下压倒苏联及其社会主义阵营,是当时美国对外政策的最高目标,反映了他们的最高利益所在。它顺理成章地要支配所有次级目标,包括对华政策目标。为夺取冷战的胜利,美国于1947年开始推行杜鲁门主义,即初级阶段的遏制战略,力图使苏联及其阵营软化或崩溃。然而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确实对中国作出了一些友好姿态,与遏制方针似乎不相符。根据上文的分析,这一矛盾现象只能解释为同一遏制战略的不同策略手法,而不表明中国游离于遏制战略的大框架之外。由于中国有巨大的战略平衡作用,美苏均不容忍我们变为他们的异己势力,因而双方竞相拉拢,以取得削弱对方的效果。现在美方已经出版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承认在朝鲜战争后,美国政府以对华施“压”的方式实行分化中苏的政策,包括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其实在此之前,我相信分化政策就已经开始,只不过以“拉”为主要方式,希望继1948年苏南分裂之后出现一个亚洲的南斯拉夫。只要注意杜鲁门总统和艾奇逊国务卿发表声明的时机,他们的意图便一目了然。那是1950年1月5日,恰恰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访苏期间,分明旨在牵制中苏两国的接近。所以,分化政策和遏制战略的目标实际上并不矛盾。

美方对我们诱之以利,愿意提供一定的援助,这件事值得玩味。以美国的财力而论,他们对华援助的数额不难超过苏援,不过我认为,对于一个5亿多人的穷国而言,外援的质量远比数量实惠。我国最需要的技术转让和武器装备,无疑不会包括在美援之内。更重要的是,美援不可能没有附加条件。即便马歇尔计划都明确规定,援助的款项必须用来购买美国产品,以便从经济上控制欧洲并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那么对华援助呢?绝不会比马歇尔计划更慷慨,而且明摆着一项政治条件──中国南斯拉夫化,与苏联闹翻。实际上,这个条件根本不需要表达,接受美援和美国的经济控制、扩大美国的影响本身就不要指望苏联的谅解,何况斯大林一向怀疑中国是亚洲的南斯拉夫,毛泽东是中国的铁托。假如我方愿意付这个代价,相信两国间的其他分歧都能以实用主义的方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使最棘手的台湾问题也不例外。美国总统和国务卿的声明已经暗示:劳驾我们代为处理蒋介石这块绊脚石。反之,如果我方拒绝上钩,那就休想得到美方的宽容。所以,如此缺乏诚意的“昂贵”援助实际上我们要不起,也要不得。

不过从理论上看,两国关系还有一线希望。美国承诺不干预中国局势后不好立即食言,假如大陆迅速拿下台湾,美国在统一的中国和广泛的国际承认面前就再也找不到托辞。但以我们当时的装备水平而论,根本不可能在几个月内完成大规模渡海作战的准备。而1950年大陆在台湾的内线遭受重大损失后,海峡两岸的对峙更是长期化了。诚然,美国确实在冷战尚未结束、台湾问题尚未解决的七十年代初开始发展对华关系,并于1979年与我国建交,但那时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大不一样。随着中国政权的稳固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美国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的五分之一”在国际事务中的位置,为了抗衡苏联而决意调整对华政策。因此,这最后一线希望并不现实。

通过利益基础、政策目标的层层剥离,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便隐约可见,其正面写着:友好,背面写着:分化。须知分化就是各个击破,今日南斯拉夫命运的逆转已经作了最好的注解。这一政策把我们当作纯粹的冷战棋子或冷战炮灰,否定我国的正当利益和自主的意志,有如否定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它非但无助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而且为两国关系的恶化埋下了伏笔。

三、朝鲜战争与美国对华政策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随即由于美国的介入而迅速扩大为一场多方干预的国际冲突,中美直接交战,彻底断送了两国关系的前途。近年来开放的许多信息又显示,杜鲁门政府没有进攻中国本土的意图。“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强烈要求动用台湾的国民党军队支援朝鲜战场,甚至轰炸中国沿海城市,杜鲁门不予批准,并最终撤了他的职,战事也基本局限在朝鲜境内……那么美国究竟为什么而打仗呢?国际上对此同样议论纷纷。对于上述事实,本文仍然相信其可靠性,与此同时坚持对它们进行分析,力求揭示美国参战举动的两面性。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手段,战争和外交有一个虚虚实实的相似特征。西方教科书说:外交,谎言也;我国兵法家孙子说:兵者,诡道也。我认为,孙子同西方教科书一样有绝对化的缺陷,因为谎言或诡道太多就难免失效,只有傻瓜才会轻易上当。但孙子的概括同样不无道理,而且更接近残酷的战争现实,所以在战争领域中更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美国对华政策的对象和利益基础,我认为并未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而变化,因此不再探讨。本节从美国的参战行动入手,由表及里地分析美国政府的真正意图,以及对华政策目标和策略的动向。

1、美国侵朝的地缘含义

以历史和地缘眼光来审视,无论美军在朝鲜战争期间是否跨过了鸭绿江,美国的干涉行动都决不会没有更大的目标。在亚太地缘政治舞台上,朝鲜属于一个战略要冲,它位于俄、日、美、中几个大国之间,构成太平洋列强登上中国大陆的一块结实的跳板。在近、现代历史上,无论日本、美国或者别的什么国家,入侵朝鲜都不过是继续扩张的序曲。19世纪后期,日、俄两强就在这里揭开了争夺东亚霸权的序幕,日本从仁川登陆后,不等拿下整个朝鲜便直取辽东半岛的俄军。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所以人们常说,朝鲜与我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得不把对朝鲜的任何外部入侵视为敌对行为。当然,由于时空条件和国情的差别,1950年的美国不敢向驻东北的苏联陆、海军部队实行“热战”,进而吞并中国。但可以肯定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动机决不限于解决朝鲜问题,而是发动针对中国和苏联的地缘攻势。实际上,“朝鲜”现象遍及全球,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欧洲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指出:“国家和民族的大大小小的利益毫无疑问都是极为复杂地和变化多端地交织在一起的。”试想假如其他某个强国入侵墨西哥,并声明与美国无关,美国政府会无动于衷吗?1962年苏联把导弹部署到小小的加勒比海岛国古巴后,肯尼迪总统为什么连续失眠,美国政府为什么反应强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