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越教授:宏大叙事之于历史研究不可或缺(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6:11:14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记者 耿雪 参加讨论
史学研究仅凭“碎”,难为“通”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看待史学研究中“碎”与“通”的关系? 张越:当前历史研究中所谓“碎片化”的指称,似贬义大于褒义,否则,应当不会成为当下历史研究中热议的话题。正是因为学者已经意识到“碎片化”倾向具有某种引领当代史学走向的负面影响。个人认为,所谓“非碎无以立通”的观点,是在为“碎片化”谋求其学理上的正面依据,如果把“碎片化”理解为在历史研究中埋头于那些枝节末叶,那么,仅凭“碎”,难为“通”。 “通”的观念在中国史学中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司马迁讲“通古今之变”,郑樵强调“会通之义大矣哉”。治史求通,重在一种宏观理念,目的是通过历史研究求得对过往历史发展的宏观认识。如果舍此而求“碎”,那么“碎片化”的研究恐无法承受“贯通”之重。“碎”与“通”并非由此及彼的关系,“非碎无以立通”之说似不能成立。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认识史学研究中的“以小见大”与“以小见小”? 张越:从近代中国史学整体发展过程上看,受各种原因、观念影响,在不同时期,有时可能对历史的整体关注较多,有时也可能对历史细节关注的较多。缺少细节的整体史,固然可以说是有偏差的整体史,但是没有整体观念关照的细节研究,难免导致历史研究的“碎片化”。事实上,“碎片化”本身代表着对历史研究的某种诉求,也是一种研究理念的展现。 历史研究中的“以小见大”当然也是研究方法中的有效实践,但并非唯一。若因历史研究中的“以小见大”已被证明行之有效,便进而局限于“以小见小”的窠臼,则实不可取。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 下一篇:步 平:抗战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