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滥觞与嬗变(2)


    从坊市制到厢坊制
    唐后期,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商业活动逐渐扩展到市以外的区域,扬州、汴州等大城市出现了夜市,不再严格执行坊市分开、日落闭市等制度。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城市的兴衰变化较大,坊市体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四月诏规定:官府于界内修筑道路、仓场、营房,允许民间在道旁随便营造房屋。由此,逐渐形成了新的街道制度。
    宋初仍沿袭唐代的坊市制,除在空间上对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区分外,还在时间上对居民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予以限制。但在商品经济冲击下,管理制度也有所变通。宋太祖乾德三年(965),诏令开封府三鼓以后不禁夜市,百姓在三更前可以外出行走。宋太宗时期出现侵街现象,临街设邸店的事情时有发生,政府禁不胜禁。宋仁宗景祐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即可开商店。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随着政府禁令的松弛,坊墙被纷纷拆除,封闭的坊市制彻底崩溃,开放型的城市新格局逐渐形成。
    坊市制崩溃后,厢坊制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城市管理制度。宋代,出现了以军事管制为基础的厢,后又形成了坊、厢、府州县多级行政体制。另外,确立了军巡制度,又增加了住房、服饰、日用等方面的等级规定,健全了防火、防盗、环境卫生、排水、交通等管理职能。坊市制的崩溃和厢坊制的建立,是中国古代城市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以街道地段为单位的城市管理取代封闭型强制管理,无疑是一种进步。
    辽金元时期,城市管理融汇了少数民族因素,特别是元代,城市管理呈现新的特征。元代仍实行“分城市之居民,成井邑之定制”的厢坊制,分为隅、厢、坊、巷等,但管理体制有了显著变化。除四川、岭北、湖广、云南等行省的一些边远地区外,路级治所均设录事司。该司作为一级行政机构,与州、县并统于路。元代185个路治所在地,绝大多数设有专管城中民户事宜的机构。元代对市场的管理也较为严格,大都(今北京)置11个城门,城内有各种专门市集30多处,由大都宣课提举司进行管理,各市分设提领或大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