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共侨务公共外交的早期实践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6:11:44 光明日报 黎海波 参加讨论
我国是一个侨务资源大国,华侨华人遍布于世界各地,是沟通中外、传播文化的桥梁和纽带。我国“侨务公共外交”这一概念是在2011年10月召开的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的。它是指在政府主导下,涉侨机构和公众通过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等方式与海外侨民和归侨侨眷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影响他们的同时,又通过其中介作用,将真实而生动的中国形象以中华文化的视角向国外社会进行介绍、说明和推广,从而消除误解、增进了解或促进合作。立足于这一新兴的理论和视角,结合《风雨人生》等一手资料,考察抗战时期中共尤其是毛泽东与斯诺、黄薇等人的会见及相应的信息传播活动,可以发现,尽管当时他们心目中或许并没有公共外交或侨务公共外交这样一个专门术语和概念,但已进行了类似的外交实践,而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共开展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外交活动,是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的。周幼马认为,这一外交始于1936年7月16日,这是因为毛泽东在这一天会见了美国记者斯诺等人,并向他们阐述了红军的抗日救国联合战线等问题(周幼马:《毛泽东、斯诺与“公共外交”》,《纵横》2010年第4期)。斯诺通过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的通讯报道,有学者认为,《西行漫记》的出版正式标志着中共公共外交的开端(刘国华,周娇:《〈西行漫记〉—公共外交的典型案例》,《理论建设》2011年第1期)。刘国华等学者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采取媒介手段,向公众尤其是国外公众展现自己的形象,坦陈自己的主张,从而引导公众的判断,以至对别国的外交政策产生影响,是中国共产党一种有效的对外宣传形式。”(刘国华,张青枝:《〈西行漫记〉: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的一个典范》,《党的文献》2011年第3期) 实际上,结合公共外交的几种方式来看,这一形式属于整合传播,融合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多种形式。《西行漫记》的传播成功,首先在于作者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注重事实的真实性,“不论是访问中共领导人毛泽东等人的谈话,还是报道中共的方针政策,或者采访具有历史价值的素材,都力求准确”(张注洪:《论〈西行漫记〉的国际影响》,《国际政治研究》1990年第3期)。除了向世界人民真实客观地介绍了延安和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情况及其抗日主张之外,斯诺还在《西行漫记》里赋予了一种道义期望,强调,“世界上没有力量能够在亚洲恢复以前的农奴制度,也不能够在地球表面抹去亚洲和半亚洲国家人民群众的英勇的民主政体”(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330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滥觞与嬗变
- 下一篇:金以林:宋氏家族与民国私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