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中国社会史大论战”再回眸(3)


    社会史论战的学术指数较高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介绍一下,围绕论战的主题,参与的代表性人物及各方观点有哪些?
    张越:较早撰文探讨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是1928年在上海创刊的《新生命》杂志发表的陶希圣等人的文章。如1928年10月陶希圣发表《中国社会到底是什么社会》一文,否定了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等主张,提出中国社会性质是宗法封建社会的观点,得到《新生命》杂志多数人的赞同。这一派被称为“新生命派”。又因为该派主要由国民党改组派人员构成,也被称为“改组派”,代表人物是陶希圣。
    192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下的文化工作委员会通过创造社出版的刊物《新思潮》杂志,组织讨论中国社会性质问题,意在宣传中共六大的判断,批驳陈独秀、托派和“新生命派”等的观点。次年出版的《新思潮》遂有“中国经济研究专号”,刊载了潘东周、王学文等人的文章,开始论证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30年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成立,《新思潮》成为该联盟的机关刊物。这一派被称为“新思潮派”,反对者则称之为“中共干部派”,代表人物是李立三、瞿秋白、张闻天等中共领导,也包括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左翼学者。
    《动力》杂志于1930年创办,托派分子在该杂志发表文章,基本主张是中国经济属资本主义范畴、中国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被称为“动力派”。托派人物主要有任曙、严灵峰、李季、王宜昌、刘仁静等。
    此外,还有一些独立身份参与者,如胡秋原、王礼锡、王亚南、朱其华等,他们的观点在论战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实际上,各派内部成员间的具体观点也并不完全一致,常发生十分激烈的争论。此外,胡适等人完全不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对论战持挖苦讽刺的态度,受到各派反对,但是也有相当影响。
    何干之在回顾社会性质论战的著作《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说:“为了彻底认清目前的中国社会,决定我们对未来社会的追求,逼着我们不得不生出清算过去社会的要求。”此话点出了论战的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报》:随着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走向深入,论战开始了关于中国社会史的讨论。这一阶段的论战,有哪些主要内容?
    张越: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要想进一步深入下去,就必须不断向前追。于是,历史上中国社会各阶段的社会性质是什么,转而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纵向考察中国社会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明确现实中国社会的性质。
    陶希圣在1929年出版了《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史》两本书,率先将问题引入社会史领域,而1930年出版的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则开创性地将唯物史观与中国古代历史相结合,对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沿着五种社会形态的路径迈进,作了先驱性的贡献。1931—1933年,王礼锡主编的《读书杂志》先后策划出版四期“中国社会史的论战”专号,中国社会史论战形成高潮。
    社会史论战主要集中于三个问题:第一,奴隶社会是不是人类必经的社会阶段,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奴隶社会?第二,中国封建社会始于何时,终于何时?有何特征?第三,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什么?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
    这些问题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理论问题;既是学术问题,也包含政治指向,因此需要理论与史料的高度融合,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各种观点的论辩错综复杂,如果没有专门研究或了解,大概很难搞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而且,即使政治观点一致,学术观点也未必一致;即使学术观点一致,政治立场也可能完全对立。所以,社会史论战的学术指数应高于社会性质论战,参加这样的论战,一定是理论思维与史料考证功夫都过硬的学者。
    由于农村、农民和农业在中国占据主体地位,农村社会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社会的性质,于是在1934年又形成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核心议题是在分析乡村社会性质时,到底应该以分析生产关系为主,还是以分析生产力为主。马克思主义者主张前者,而托派分子立足于后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