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争(2)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分期之争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间,是古史分期问题讨论的第三阶段。古史分期问题作为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重大历史理论问题讨论中绽放最绚烂的一朵,其讨论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前两个时期无法比拟的。如“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奴隶社会的特点、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等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得以深入探讨。其中,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问题是讨论的焦点。学者在“封建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这一问题上存在分歧。有的学者主张应从剥削形式、生产关系中寻找封建制的产生,如范文澜;有的主张应从生产力状况,尤其是生产方式中着眼,如吴大琨;还有的主张要看物质资料生产者地位的变化来确定,如杨向奎。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学术界产生“三论”(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魏晋封建论)、“五说”(春秋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西汉封建说、东汉封建说、东晋封建说)八种主要观点。除此之外,“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也被重新加以审视。如童书业在《论“亚细亚生产方法”》中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不是奴隶制和封建制,而是“原始共产社会”。田昌五也持类似观点。日知则撰文反驳,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奴隶制的低级阶段。围绕这一问题,王亚南、吴泽、束世澂、杨向奎、雷海宗等一批学者参加了讨论。在争鸣中,每一家、每一派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论证体系,都有各自的代表作出现。他们在论辩中互相交流、互相融合,共同推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古史分期问题讨论进入第四阶段。这一时期,各家各派对以往学说作了进一步完善,如赵光贤对“西周封建说”的完善,田昌五对“战国封建说”的完善,何兹全对“魏晋封建说”的完善等。许多学者还对古史分期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反思。如人类是否只能按照一种单线发展模式行进?马克思、恩格斯概括的社会发展规律,能否作为一种通用模式来解释所有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具体到中国历史,就是中国是否存在奴隶社会,“封建”概念及中西具体表现如何。还有一些学者倡导中国历史的独特性,并提出新的历史分期方法,如苏秉琦的古国、方国、帝国说,田昌五的洪荒时代、族邦时代、封建帝制时代三分法,晁福林的氏族封建社会、宗法封建社会、地主封建社会说等。对古史分期问题讨论的反思也在进行,如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的《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和张广志的《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