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戍卒家书中的家国情怀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4:11:04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姜洋 参加讨论
出土简牍中的书信多称为“记”,是秦汉时期最为常用的一种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工具。西北汉简中的戍卒书信是丝绸之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汉代丝路沿线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提供了宝贵材料。 两汉政府经营西域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完成凿空之旅。从此,汉朝开始在河西走廊屯田戍边,设郡置县,建设河西到西域的城、障、亭、燧、置等侯望、邮传系统,军事防御与交通邮驿融为一体,以维护和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汉书·西域传》载:“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这条由张掖至敦煌的通道是汉代丝绸之路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派有大批戍卒进行屯守,《汉书·赵充国传》载“窥见西边、北边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有吏卒数千人”。然而,作为丝路的普通守护者,默默无闻的戍卒千百年来被淹没在浩瀚的历史海洋中。 1907年,匈牙利考古学家斯坦因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汉代长城烽燧遗址中发现705 枚简牍。1914年,王国维、罗振玉依据这些汉代简牍合撰出版《流沙坠简》一书,开启了利用出土简牍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研究汉代历史的先河。20世纪以来,随着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悬泉汉简、肩水金关汉简等不断出土,其中的戍卒书信揭开了很多尘封已久的丝路往事。 记录普通人的丝路生活 对汉代丝绸之路沿线戍卒的生活状况,学界多有争论。戍卒生活的真实状况如何,可从其书信得到更为直接的反映。 西北汉简中的戍卒书信往往以“甚苦事”、“甚苦侯望”、“甚苦官事”为习用语。敦煌烽燧遗址出土的两件书信可以反映出西北屯戍生活的艰辛:“田子渊坐前:顷久不相见,闲致,独劳,久客关外,起居无它,甚善。致忧之,今接人来积三日,粮食又欲乏,愿子渊留意……”(《敦煌汉简》236·AB);“儿尚叩头白记:闲来,上日久食尽乏,愿贷谷一斛……杨掾坐前,数数哀怜,恩德甚厚甚厚……尹府哀小姓贫人子久居塞外,当为发代。唯掾以时移视事盈岁名尹府,须以调代,代到,得归,叩头叩头”(《敦煌汉简》244·AB)。 《汉书·王莽传》载“改郡太守曰大尹”,从简牍中“大尹”等称谓来看,这些书信当属新莽时期,其中不乏“食尽乏”、“久客关外”、“小姓贫人子久居塞外”、“数数哀怜”等语,展现了这位名叫儿尚的贫苦戍卒困守边塞、无法与家人团聚的情形。从书信可以得知,戍卒粮食得不到及时供应,戍守超期而替代者迟迟不到,从细微处验证了新莽时期因政策失当而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局势紧张这一史实,与《后汉书·西域传》“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的记载相吻合。尽管身处艰苦的战争环境,边地吏卒依然表现出建功边塞、报效国家的进取精神,“臣厶罪在西域,期于殄逆虏,平定诸国”,“恩德固可未报哉?臣子之职宁可废耶!”这些书信记录了汉代普通戍卒为维护丝路畅通和边地安宁不畏艰险的事迹。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重温持久战略 增强民族自信
- 下一篇:七七事变历史必然性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