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汉代戍卒家书中的家国情怀(2)


    诉说普通人的丝路情感
    《盐铁论·徭役》云:“古者无过年之徭,无逾时之役。今近者数千里,远者过万里,历二期。长子不还,父母愁忧,妻子咏叹。”在此背景下,当有不少以建功边塞、思乡怀远为题材的作品产生,但很少见诸史书,丝路沿线出土的汉代戍卒书信恰可弥补传世文献在这方面的空缺。
    以敦煌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一位戍卒写给家人的书信为例,信中流露出自己因担负“书天田”的边防任务而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无奈之情,并希望父母“严寒参列愿自将宜”,在末尾向兄嫂表达了谢意,“怨己无能,谢兄嫂供养三亲,万幸辞谢”。尽管简文残损较多,但依然看出戍卒惦念亲人以及因无法侍奉父母而流露出的愧疚之情。
    部分书信则表达了边塞戍卒的袍泽情谊,以居延烽燧遗址出土的两件书信为例,“二卿时时数寄记书,相问音声,意中快也”(《居延汉简释文合校》505·43B);“始春不和,愿子游谨衣强餐饭,子游幸赐尺记”(《居延汉简释文合校》185·4B)。两封书信虽寥寥数语,但情真意切、句意平远,与汉代五言诗《行行重行行》“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汉代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颇为相似。戍卒书信中经常出现的“强餐饭”、“足衣强食”、“久不相见”等语,更是直接出现在汉代边塞诗中,有助于了解汉代边塞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环境,为展现边塞诗写实的语言风格、诗歌意象及表达技巧提供了文本参考。
    拓展丝绸之路研究视野
    学界利用大量简帛文书深化了丝绸之路研究,特别是在东段线路的考证、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政治关系、使者往来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对丝路沿线社会生活的研究则相对单薄。戍卒书信中保留的请求他人代买物品、向家人索要衣物、与当地居民贸易往来等大量内容,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经济形态提供了丰富史料。
    以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出土的一封名叫元的戍卒至信子方请求代买物品的书信为例。该书信书写在一块长23.2厘米、宽10.7厘米的帛上,共10行319字,是目前出土字数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私人书信实物。“愿子方幸为元买沓一两,绢韦,长尺二寸”,“笔五枚,善者”,“郭营尉所寄钱二百买鞭者,愿得其善鸣者”。悬泉置遗址中出土了毛笔、砚、革履和丝绸、毛麻织品,新疆尼雅汉晋遗址中出土了弓箭、织锦护臂、黄绢袍服、绢质面衣、锦枕等,如果研究者将戍卒书信中要求代买的物品与之相结合,参之以武威磨咀子汉墓绢底平绣屯戍人物图、酒泉下河清汉墓壁画等图像资料,就可以清晰还原汉代丝绸之路普通大众的服饰特征和生活场景。
    这些书信中关于织品的记录还可以为河西地区织品贸易研究提供材料,例如,“先取给。宜当立,上间仗不在久久至今,叩头叩头。唯以皁布八尺,直百廿八钱,尺十六钱”(《敦煌汉简》2324A)。书信中的“皁布”即“皂布”,是一种未经上色的麻布或葛布,文献中有“白衣”之谓,是汉代普通民众衣着最常见的颜色。通过对西北汉简中的戍卒衣装进行统计,可以发现戍卒衣装的颜色以皂、白、黄为主,质地多为麻布和葛布。但在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曾出土丝织残片共123件,品种有织锦、罗纱、绢、纚等,颜色有朱红、绛紫、月白、天蓝、翠绿、墨绿、白、黑、烟色、茶色等。结合贳卖名籍文书和戍卒向家人催要衣物、织品的信件,可以推断内地戍卒带到边塞的织品已成为当时河西地区丝绸贸易的来源之一。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