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方宝璋:略论宋代苏轼的经济管理思想(3)


    三、社会救济思想
    常平仓平抑谷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与商贾在价格上的一种博弈。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知杭州时就看到“浙西诸郡,米价虽贵,然亦不过七十足”。他预测,“来年青黄不交之际,米价必无一百以下,至时,若依元价出粜,犹可以平压翔踊之患,终胜于官无斛斗,坐视流殍”。因此,苏轼“指麾杭州不得减价,依旧作七十收籴”。因为他已“访闻诸郡富民,皆知来年必是米贵,各欲广行收籴,以规厚利。若官估稍优,则农民米货尽归于官。此等无由乘时射利,吞并贫弱”。这里,苏轼运用价格杠杆提高常平仓收籴农民米价格,使农民米尽归常平仓,而诸郡富民“广行收籴,以规厚利”的计划落空。
    总之,从苏轼的思想中可以看出,宋人已充分认识到在常平仓平抑谷价的实际运作中,必须尊重价格规律,适时适度地运用价格杠杆来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真正实现常平仓平抑谷价的功能,而如果只是单纯、机械地理解贵籴贱粜,而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价格规律,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反而会扰乱正常的粮食市场,导致更大的粮食供求矛盾。
    苏轼认为,赈灾必须有一套完善、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这是十分必要的。在赈灾中,“以物与人,物尽而止,以法活人,法行无穷”。他的这一精辟思想,是针对朝廷征收五谷力胜税钱影响赈灾工作而提出的。他认为,原来“法不税五谷,使丰熟之乡,商贾争籴,以起太贱之价;灾伤之地,舟车辐辏,以压太贵之直。自先王以来,未之有改也。而近岁法令,始有五谷力胜税钱,使商贾不行,农末皆病”。他“在黄州,亲见累岁谷熟,农夫连车载米入市,不了盐茶之费;而蓄积之家,日夜祷祠,愿逢饥荒。又在浙西,亲见累岁水灾,中民之家有钱无谷,被服珠金,饿死于市”。其原因是,“此皆官收五谷力胜税钱,致商贾不行之咎也”。繁重的五谷力胜税钱征收,使商贾从丰熟之地运五谷到饥荒之地无利可图,甚至亏本,所以出现了苏轼所说的怪现象,即丰收之地米太多卖不出去,而饥荒之地有钱买不到米,出现“被服珠金饿死于市”的惨状。有鉴于此,苏轼提出,与其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救灾,不如废除不合理的五谷力胜税钱对赈灾更有帮助。他说:“今陛下每遇灾伤,捐金帛,散仓廪,自元祐以来,盖所费数千万贯石,而饿殍流亡,不为少衰。只如去年浙西水灾,陛下使江西、湖北雇船运米以救苏、湖之民,盖百余万石。又计籴本水脚官钱不赀,而客船被差雇者,皆失业破产,无所告诉。与其官私费耗,为害如此,何以削去近日所立五谷力胜税钱一条,只行《天圣附令》免税指挥?则丰凶相济,农末皆利,纵有水旱,无大饥荒。虽目下稍失课利,而灾伤之地,不必尽烦陛下出捐钱谷,如近岁之多也。”总之,在救灾中,一项好制度的设置或者一项不合理制度的废除,比单纯的钱粮物资救助更为重要。因为政府钱粮物资有限,不可能源源不断一直供给,救灾物资一旦用完,政府救灾工作就会停止,但如果有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就能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源源不断地向灾区输送钱粮物资,帮助灾区战胜灾害。
    对于已发生的灾荒,宋人主张应尽早赈济,否则,灾荒如越来越严重,蔓延范围越来越大,就会引起灾民流移,甚至发生武装对抗等,局面将难以控制,或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使灾民得到安置,社会恢复稳定。苏轼在《奏浙西灾伤第一状》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臣闻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此古今不刊之语也。至于救灾恤患,尤当在早。若灾伤之民,救之于未饥,则用物约而所及广,不过宽减上供,粜卖常平,官无大失,则人人受赐,今岁之事是也。若救之于已饥,则用物博而所及微,至于耗散省仓,亏损课利,官为一困,而已饥之民,终于死亡,熙宁之事是也。”苏轼认为,及早赈灾,官府花费少而效果好;如拖延时日,官府花费大而效果差。苏轼还列举了熙宁与元祐两次赈济进行对比说明:“熙宁之灾伤,本缘天旱米贵,而沈起、张靓之流,不先事奏闻,但务立赏闭粜,富民皆争藏谷,小民无所得食。流殍既作,然后朝廷知之,始敕运江西及截本路上供米一百二十三万石济之。巡门俵米,拦街散粥,终不能救。饥馑既成,继之以疾疫,本路死者五十余万人,城郭萧条,田野丘墟,两税课利,皆失其旧。勘会熙宁八年,本路放税米一百三十万石,酒课亏减六十七万余贯,略计所失共计三百二十余万贯石。其余耗散不可悉数。至今转运司贫乏不能举手。此无它,不先事处置之祸也。去年浙西数郡,先水后旱,灾伤不减熙宁。然二圣仁智聪明,于去年十一月中,首发德音,截拨本路上供斛斗二十万石赈济,又于十二月中,宽减转运司元祐四年上供额斛三分之一,为米五十余万斛,尽用其钱,买银绢上供,了无一毫亏损县官。而命下之日,所在欢呼,官既住籴,米价自落。又自正月开仓粜常平米,仍免数路税务所收五谷力胜钱,且赐度牒三百道,以助赈济。本路帖然,遂无一人饿殍者,此无它,先事处置之力也。由此观之,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其祸福相绝如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