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寿春在东晋南朝的战略地位


    【内容提要】寿春是东晋南朝时期汉胡政权争夺的热点区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军事价值。该地位居水陆交通枢要,拥有利于防御的自然环境,水土沃衍,物产丰饶,因而备受南北作战双方的重视。隋唐以降大运河开凿使用,淝水至濡须水航道逐渐湮废,寿春所在的淮南西部地域从而少受兵家关注。
    【关 键 词】寿春/寿阳/东晋南朝/相国城/金城/罗城
    【作者简介】宋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军事历史地理。
     
    寿春故址在今安徽省中部的寿县,其地北滨长淮,东依淝水,南有巨泽芍陂。寿春之名初见于战国,为楚之县邑。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因为受到秦国东侵的严重威胁,被迫自陈(今河南淮阳)迁都于寿春。在秦汉王朝的行政区划当中,寿春县或属九江郡,或属淮南国;东汉、曹魏、西晋时,又作为扬州刺史的治所。自永嘉之乱以始,中原胡骑纵横,烧杀劫掠,汉族士民纷纷避乱南渡。东晋定都建康、偏安江左之后,中国的政治军事形势再度演变为南北割据对抗,而双方争战的热点区域之一,就在淮南的寿春(后因避简文帝郑太后名讳而称寿阳)。东晋南朝的历代政权皆以其为要镇,屯驻重兵,修筑坚城,作为抗击北敌入侵的前哨阵地。而十六国及北朝的统治者南征时,也屡屡向这一地区用兵,力图控制该地,以便打开进军江南的大门。由于受到各方政治势力的激烈争夺,寿春的得失归属频频发生改变。
    大致说来,东晋至南齐末年,寿春基本上为南方政权所掌握,北人占据该地的时间都不长,旋得旋失。南齐灭亡前夕,即东昏侯永元二年(500),豫州刺史裴叔业以寿阳归降北魏;此次事件之后,南朝对该地的控制逐渐削弱,萧梁为夺回寿阳多次用兵,皆以失败告终。直至普通七年(526),梁武帝乘北魏内乱频仍,无暇顾及边镇,才出兵收复寿阳。但到太清二年(548)爆发侯景之乱,寿阳随即为东魏、北齐所据。陈朝太建五年(573)吴明彻北伐,再度攻占该城;至太建十一年(579)又为北周将领韦孝宽所克,随即成为北朝向江南用兵的前线基地,直到隋渡江灭陈,统一中国。就淮南地区而言,寿春是易手最为频繁的要镇,由此可见南北作战双方对它的重视,正如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一所言:“(寿)州控扼淮、颍,襟带江沱,为西北之要枢,东南之屏蔽。……自魏、晋用兵,与江东争雄长,未尝不先事寿春。及晋迁江左,而寿春之势益重。……南北朝时,寿春皆为重镇,隋欲并陈,亦先屯重兵于此。”
    在东晋南朝时期,寿春地区为什么会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和重要的军事价值?当地的城市防御部署措施如何?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得到同行师友的指正。
    一、寿春战略地位之分析
    寿春在东晋南朝时期受到作战双方青睐,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项,分述如下:
    (一)处于交通枢要的地理位置
    笔者根据傅仲侠等执笔的《中国军事史·历代战争年表(上)》③所录战事进行统计,东晋南朝时北方政权大规模的南征行动为19次,主要进攻方向——行军路线有四,自东而西为:
    甲、彭城——下邳——淮阴——广陵。由泗水顺流入淮,再经中渎水(古邗沟)至广陵入长江。
    乙、浚仪——陈、项——寿春——合肥——濡须口。由蒗荡渠入颍水入淮,再自肥口沿淝水入巢湖,顺濡须水入长江。
    丙、襄城——上蔡——义阳——江夏。自许昌、襄城一带集结,顺汝水而下,至上蔡悬瓠城(今河南汝南县)后分为二道,水道仍顺汝水入淮;陆路则南下越桐柏山至义阳(今河南信阳),经随县、安陆南抵长江。
    丁、南阳——襄阳——沔口或江陵。由南阳顺清水(今白河)而下,穿过襄邓走廊至襄阳后入汉水而下,至沔口(今汉口)入江。或由宜城南下陆行,经当阳至江陵抵达江滨。
    在这四条路线的用兵当中,寿春方向的次数最多,共有12次。需要指出的是,北方政权几次规模最大的南征行动多经过寿春,如公元383年前秦的淝水之役,公元450年、479年、494年、500年北魏的数次大举南侵,公元579年北周攻占淮南之役以及公元588年的隋朝灭陈之役。其中隋朝进军江南是分兵八路,设淮南行省、即前敌指挥部于寿春,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合总管九十,兵五十一万八千,皆受晋王节度”。④由此反映出寿春军事地位之重要。
    为什么这一历史阶段北方政权向南用兵多走寿春一路呢?大军出征,将士和战马驮畜消耗的粮草给养消耗甚巨,从后方往前线的运输保证是战役行动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投送方式而言,古代舟船航运要比陆地车畜人力转运效率高得多,而且能够大大节省费用,因此六朝时期北方政权挥师南征,往往要利用江淮之间的水道和汉水,即上述甲、乙、丁三条路线;而义阳一途(即丙道),由于过桐柏山前后皆为陆行,道路多有险阻,不通舟船,故很少被采用。
    上述这三条水路,对于北方政权的用兵来说,汉水距离南朝的都城建康(今南京)及经济重心三吴地区过于遥远,由此道南下,对敌人难以构成致命威胁。中渎水虽然接近建康与苏湖平原,但是南方政权也清楚这一战略方向对其威胁最大,所以对这条航道非常关注,在当地部署了较强的守备力量;而且由于后方很近,兵员和粮草供应方便,有利于进行防御作战。另外,即使沿着这条水道抵达江畔,广陵一带江面宽阔,常有风涛,会对航行造成影响;若要实行强渡,必须和南朝水师作殊死搏斗,亦难有胜算。所以北方政权由此进军也有很大的阻力,如黄初五年(224)九月,魏文帝亲率舟师至广陵,“(孙吴)大浮舟舰于江。时江水盛长,帝临望,叹曰:‘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未可图也。’帝御龙舟,会暴风漂荡,几至覆没”。⑤次年十月,曹丕再度统水军南征,“如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有渡江之志。吴人严兵固守。时大寒,冰,舟不得入江。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遂归。”⑥
    相形之下,沿颍水、淝水、濡须水一线南征具有多种优势。首先,这条道路的位置居中,如果北方军队的主力由此道南征,则便于东西两线作战的策应。寿春作为这一路线中途的转运枢纽,有四通五达之利。如伏滔《正淮论》所言:“彼寿阳者,南引荆汝之利,东连三吴之富;北接梁宋,平涂不过七日;西援陈许,水陆不出千里。”⑦此外,它距离南朝都城建康也并非很远,如源怀所言:“寿春之去建康才七百里”,可以“乘舟藉水,倏忽而至”。⑧其次,这条航道的起点在北方王朝的统治中心区域——号称天下之中的河洛平原,当地水陆辐辏,便于人马粮草的征调聚集。再次,寿春总绾涡、颍、淮、淝几条水道,如果掌握了这一战略冲要,进则能攻,可以南经淝水而越巢湖,顺濡须水过东关而师临江滨;又能够沿淮水上下,西迫义阳三关,东逼钟离、淮阴。若占据两地,即打开了江南政权的东西大门。退则利守,能够有效地威胁或封锁寿春东西两条水旱通道的出口,使南军无法顺利北上。北方政权若是不能占领寿春,则无法有效地控制淮南,即使陷城再多,略地再广,也不得在当地久驻。如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统大军南征,攻钟离、寿阳不克,“欲筑城置戍于淮南,以抚新附之民”。相州刺史高闾上书劝阻,言曰:
    寿阳、盱眙、淮阴,淮南之本原也;三镇不克其一,而留守孤城,其不能自全明矣。敌之大镇逼其外,长淮隔其内;少置兵则不足以自固,多置兵则粮运难通。大军既还,士心孤怯;夏水盛涨,救援甚难。以新击旧,以劳御逸,若果如此,必为敌擒,虽忠勇奋发,终何益哉!⑨
    结果说服了孝文帝,放弃屯兵淮南的计划,班师回到洛阳。近人徐益棠曾对此分析,认为沿淮诸镇当中,“寿春最为适中,百川归淮,自中原入江南者,亦以寿春最为便捷。故北人窥南,南人窥北,必先据此城为根基。握南北之咽喉,掣东西之肘腋,其兵要地理上的价值,自有不可磨灭的价值”。⑩
    六朝立国于江南,皆以三吴、即苏湖平原为根本,都城设在建康(业)。在这个历史阶段,南方政权不占天时,由于国力较弱,总的来说处于下风和守势;(11)而长江绵延数千里,其间港汊湾口可渡之处甚多,南军兵力有限,只能集中部署在几处要枢,无法沿江处处设防,阻止敌人的强渡。所以六朝的基本防守战略,是尽量将防线北移,利用黄河或者淮河作为天然的水利工事以及长江的外围屏障来阻挡北敌。万不得已才退守江左;如果与北方之敌划江而守,那么对南方政权来说,形势是极为不利的。如李焘《六朝通鉴博议》卷一所言:“吴之备魏,东晋之备五胡,宋、齐、梁之备元魏,陈之备高齐、周、隋,力不足者守江,进图中原者守淮,得中原而防北寇者守河。”而东晋南朝在其统治的大部分时间内,因为处于弱势,多是奉行守淮的战略。“陈之国势已弱,不能进取,故其所守止于江。自晋迄梁,惟宋武帝守河,其余皆保淮为固”。
    淮河上下千余里,地域辽阔,而寿春由于位置居中,水旱道路交汇,是南方政权防守淮南的重心所在。如李焘所言:“两淮之地,南北余千里,分兵而守则力不足,发兵而守则内可忧,故欲守两淮,莫若守其本。淮北之本在彭城,淮南之本在寿阳。若顾二镇,聚兵甲,蓄财货,大佃积谷,守以良将,以势临敌,敌人则终不敢越彭城以谋淮南,越寿春以惊江扬。两淮安,则建康可以奠居。”(12)
    一旦北方发生变乱,有机可乘,南方政权出兵中原,往往也是经过上述三条路线。即东由广陵、淮阴、彭城而入三齐,西自江陵、襄樊而趋南阳,中则由合肥、寿春而赴河洛。笔者根据傅仲侠等执笔的《中国军事史·历代战争年表(上)》所录战事进行统计,东晋南朝时期南方政权大规模的北伐行动为19次,其中东路由于漕运通畅,多所应用,为12次。但是寿春一路用兵为8次(有分兵北进之举),也很重要;这是由于它可以呼应东西,震动南北,故亦为北伐之要途。正因如此,东晋南朝统治者恒以寿春所在的淮南西部为要镇,开设军府,驻以重兵,以为京师西北之藩篱。以都督、将军、豫州或南豫州刺史镇寿春者,先后有戴逵、殷浩、谢尚、刘裕、檀道济、刘粹、刘义欣、刘义康、刘义庆、刘休祐、刘铄、沈文季、萧遥昌、裴叔业、萧衍、萧渊明、吴明彻、黄法氍等,或为宗室,或为名将重臣,甚至包括南朝宋、梁两代开国的皇帝。
    综上所述,因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的作用,寿春地区及淝水、濡须水航道极受交战双方重视,尤其对南方政权来说,更是必争必守之地。如《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一引吕祉言:“淮西建康之屏蔽,寿春又淮西之本源也。寿春失,则出合肥扰历阳,建康不得安枕矣。故李延寿以为建业之肩髀,萧子显以为淮南之都会,良有以也。”有鉴于此,六朝有远见的统治者都充分了解寿春的战略地位。如东晋应詹曾建言:“昔高祖使萧何镇关中,光武令寇恂守河内,魏武委钟繇以西事,故能使八表夷荡,区内缉宁。今中州萧条,未蒙疆理,此兆庶所以企望。寿春一方之会,去此不远,宜选都督有文武经略者,远以振河洛之形势,近以为徐豫之藩镇,绥集流散,使人有攸依,专委农功,令事有所局。”(13)南齐高帝即位后任命垣崇祖为使持节、监豫司二州诸军事、豫州刺史,曰:“我新有天下,夷虏不识运命,必当动其蚁众,以送刘昶为辞。贼之所冲,必在寿春。能制此寇,非卿莫可。”(14)陈朝太建五年(572),吴明彻克寿阳,宣帝下诏褒奖曰:“寿春者古之都会,襟带淮、汝,控引河、洛,得之者安,是称要害。”(15)以上论述,都表明了古代有识之士对寿春军事作用的充分了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