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有人间翰墨香(3)
http://www.newdu.com 2024/11/09 05:11:33 文汇报 王振忠 参加讨论
除了曹素功之外,当时在苏州还有不少其他的墨庄。《惜字帖》中有一张商标,其上写着“徽州吴天章监制顶烟香墨,发兑不误”,所谓顶烟香墨,显然是形容徽墨的质量和香味。而另一张访帖上的文字则有:“姑苏阊门内詹侔三号制办御用真香、油烟贡墨,赐顾者认明本号,庶无差误。”阊门一带是苏州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域,詹侔三应当是来自徽墨名乡——婺源虹关(或岭脚)的徽州墨商。这些,都是由徽州墨商直接开设的墨庄。其时,由于徽墨特别有名,故而即便并非徽州人开设的墨庄,其他的文具店也都以售卖徽墨为荣。例如,湖州钱桂艇笔店“开张姑苏玄妙观东首三门巷口,精制各种纯毫乡会名笔,兼兑徽墨、贡硃”,湖州是盛产毛笔的地方,当地人在苏州开设的笔店,也搭卖徽墨。另一爿“姚文运斋望记”文具店,“向在姑苏阊门内乐桥东堍汤家巷北首下岸,开张有年,监制精工进呈湖笔全副画笔、十锦送礼过洋套笔、重香徽墨、贡硃、端砚俱全,士商赐顾,须认明招牌无错”。该商标背景是冰梅纹图案,颇为精致。文中提及的“过洋”,在这一批访帖中颇有所见(如另一个例子是“过洋奇香”),这说明有些商品是专门针对海外贸易之需而生产的。这些,显然可以与《唐船输入品数量一览(1637—1833)》比照而观。 在清代,由于徽墨名气太响,故而来自中国的墨品,绝大多数都打着徽墨的旗号。例如,上海的“老文元复记”,“计开笔目,每枝实价,划一无欺”。访帖中虽说“笔名甚繁,不能细载,装潢另算”,但亦列举了近两百种笔的价钱。另外还注明该店兼售徽墨、端砚、名人法帖等。在清代前期,自浙江乍浦前往日本长崎的商船中,有不少“福州船”,这些船只运送了相当多的福建物产(如莆田桂圆、福州线香等)。在访帖中,就见有“福省澹宁堂”、“福省学院前对门陈大兴”、“福省南街蒋瑞元凤仪”等文具店,他们都曾运输“顶烟徽墨”。有意思的是,各店都不约而同地指斥“一二无耻,仿式诈名”,故而在访帖、广告中信誓旦旦地提醒顾客“惟祈藻鉴,细查招牌印号,勿被蒙混是幸”。揆诸实际,文中的“福省”,是指福建省会福州,在当地,的确也有徽州墨庄(主要来自婺源)存在,上述的商品也不排除有些是从徽州墨庄批发而来,但无疑也有相当不少应是假冒“徽墨”的名号。 上揭的“福省南街蒋瑞元凤仪”文具店,具体开设在福州南街的花巷,店名为“得意堂”。关于这一点,亦见松平齐民(1814—1891)的《艺海余波》第三集。松平齐民为日本江户末期美作津山藩主(今冈山县津山市),是幕府第十一代将军德川家齐的十四子,后过继为津山藩主为嗣子,于天保二年(1831)继任为第八代藩主。其人生性风雅,酷嗜书画。与森岛中良相似,他也热衷于收集各类访帖。《艺海余波》全书共十七册,内容包括各类的诗文、书画、拓本、印谱、广告和传单等。其中,也有不少有关徽墨的访帖。例如,在《艺海余波》第十一集中就有“徽歙曹素功”的访帖,而在十三集则有“曹素功,精造进呈贡墨,纯毫湖水名笔,真不二价。开张上洋小东门内察院西首第三家”。与前述所引不同,这是迁往上海后的曹素功墨店之访帖。对此,第十四集中更有相当具体的一段文字: 徽歙曹素功,按易水法制墨,历来二百余年,自康熙时办贡至今,各省海外闻名。近因射利之徒,以假冒真,希图惑骗,是以本斋来孙尧千氏,向分姑苏,开张有年,今来上海小东门内设立一店,贡品、官礼、徽墨、歙砚、湖笔、银底、罗经发客,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凡绅商赐顾,须认曹素功尧记招牌图章,庶不致误。 对照前引《惜字帖》中的曹素功访帖,当时声称徽墨制作系“照徽法制”,而此处则注明系“按易水法制墨”,从而将曹素功制墨的技术上溯自公元10世纪。另外,访帖还强调曹素功曾在康熙年间办贡,因此蜚声远近。发布此一访帖的商家为新迁至上海小东门的曹素功尧记,该店除了兜售徽墨之外,还兼卖歙砚、湖笔、银底、罗经等。特别是罗经(亦即罗盘),在传统时代,罗盘总是寄售于墨店,这大概是看重墨店商业网点众多的缘故吧。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简帛学的史料辨析与理论探求
- 下一篇:“皇权不下县”治理方式的历史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