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讲述军史热血故事


    编者按:
    中国人民解放军90年的辉煌历程,是一部光辉灿烂、可歌可泣的革命史和奋斗史,更是一部南征北战、敢打必胜的战争史和胜利史。上海人民出版社近日推出的“解放战争系列丛书”,全景式地再现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丛书共6种,分别为《决战:东北解放战争1945~1948》《决战:华北解放战争1945~1949》《决战:中原西南解放战争1945~1951》《决战:西北解放战争1945~1949》《决战:华东解放战争1945~1949》《决战:中南解放战争1949~1950》。
    作者刘统、袁德金、金立昕曾任或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为了还原这段历史,描摹真实细节,他们阅读了大量珍贵的原始资料,边看史料边写作,以史实为依据,并从当事人口口相传中获得第一手资料,披露大量难得一见的史料和细节,使丛书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作者以写故事的笔法写历史,立足当时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对很多人物的塑造不再是单向度的,而是多向度、多角度,重点对历史人物的内心进行探索和分析,充满了人性的真实感;对具体战役和事件的描写张弛有度,轻松简单的语言风格让历史变得不再枯燥乏味,是国内不可多得的解放战争普及读物。
     
    
    1988年我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读完了博士研究生,一个偶然的机会,穿上军装,来到北京西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当时我的工作是《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编辑。
    当年我开始学习历史专业时,从没想到会从事军事历史研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我被带进一个全新的领域,军事历史的研究使我增添了很多新知识,军队的锻炼也把我从一个书生变成了一个军人。我开始喜欢这份工作。但是,除了日常编辑《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我的科研工作向何处去呢?
    当时与我同办公室的是茅海建少校,他告诉我,军事科学院收藏了大量的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档案,如果有兴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于是,我有空就钻进图书馆,阅读馆藏的军事档案。
    当年叶剑英元帅创建军事科学院时,为了编写出权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做了大量的资料积累工作。各部队都将他们的作战电报、战斗总结、组织编制、后勤、政治工作等方面的资料全部上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各军都编写了自己的军史。编者都是当事人,作战过程记录的非常具体详细。军史历史研究部在60年代编写军战史时,采访了许多高级将领,开了许多座谈会,这些珍贵的史料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难曲折。这些原始史料,电报是抄在学生练习本上的,小册子是油印的,总结是手写的。我一边阅读,一边叹服这些前辈,他们的文字如此朴实,故事情节如此生动,绝大多数都是我前所未闻的。阅读过程中,我被深深地吸引了。前辈们的记录,再现了那个炮火连天、出生入死的战争年代。
    这么多精彩的情节,为什么我们过去出版的历史书没有反映出来呢?1987年军事科学院出版了三卷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这是军事历史研究部集体创作的成果。因为它是正史,要对解放军的发展和战争作权威的论述,要顾及各个根据地、部队,所以只能作宏观的叙述,不能包含很多细节。我当时就突发奇想,我能不能从细节入手,来写解放军的历史呢?
    解放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辉煌的一幕。我在读史料时,发现第四野战军的史料最丰富、最细致。不仅因为四野打的仗最多,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岛,还因为每次战役结束后,各部队都要进行细致的战斗总结,把作战中的经验、教训都原原本本地记下来,打一仗就进一步。当年中共中央指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从各地派往东北的都是精英。这些大秀才们把后方的工作,如土改、剿匪,也都写得深入细致。于是我白天做本职工作,晚上就在办公室边看史料边写作。到1996年,完成了第一部60万字的《东北解放战争纪实》。
    《东北解放战争纪实》出版后,许多四野的老同志和后代反响很大,社会效果较好。郇中建先生提议以战区为单位,写一套完整的解放战争史。于是我继续承担了《华东解放战争纪实》和《中原解放战争纪实》。其余三本,《华北解放战争纪实》《西北解放战争纪实》和《中南解放战争纪实》分别由我的同事袁德金、金立昕同志撰写。当这套书出齐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十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