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史学:一门国外新兴的历史学科(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1:11:59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记者 郝日虹 参加讨论
构建独立的学科体系很有必要 “公众史学的服务对象、研究范围、核心命题、调研方法、所依赖和倡导的文化传统等,均与传统历史学存在差异。若要培养特定的技能素质、思维模式和职业品德,创立一套独立的学科体系是有必要的”李娜建议道。 就目前来看,学界对于这套学科体系处于初步探讨阶段,尚未形成共识。在采访中,学者们也对此尝试着提出了各自的思考。 孟钟捷认为,“公众史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学科。因此在构建其学科体系时,必须要平衡两方面的需求。他建议,理论板块应包括后现代史学和传播理论。因为前者助于学习者把握从认知到研究直至传授过程中的诸多环节之本质,后者则意在让学习者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在不同媒介中进行传播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就实践板块而言,博物馆教育和布展、历史纪录片的制作、历史剧本写作、田野/城市考古都是必要的‘选项’。值得一提的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中,还需要涉及一些重要的中间板块,譬如新社会文化史、历史人类学、博物馆学、影视史学、文学与历史、口述史学等。”孟钟捷说。 在钱茂伟看来,公众史学的学科体系设计至少应包括六个部分,即通俗普及史学、公众历史书写、公众口述史学、公众历史写作、公众影像史学、公众文化遗产。 “六个部分各有不同的功能。‘通俗普及史学’是一个文化领域传播概念,提供的是史学精神食粮。‘公众历史书写’是一个书写对象扩大概念,提供的是人人动手书写小历史的机会。‘公众历史写作’属于历史解释权的开放,提供的是每个人可以解释历史的机会。‘公众口述史学’则是大众历史书写的入门之道。‘公众影像史学’是有图像记录历史与再现历史。‘公众文化遗产’是‘大众可以触摸的历史’。”钱茂伟解释说:“从表面上看,这种划分方式有逻辑标准不统一之感。实际上,这样的学科体系设计恰好印证了公共史学是一个集书写兼研究、个体兼群体、专业兼业余于一体的复杂概念,旨在围绕‘公众’这个中心点作出多种不同方向的史学思考。” 钱茂伟还特别强调,对于中国公众史学学科建设来说,我们可以从美国公共史学的学科化发展中得到灵感,借用其学科化建设思维;更为重要的是,要立足中国公众史学自身的形成过程、史学资源与实践活动基础,构建中国特色的公众史学学科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侯官新学”起例
- 下一篇:唯物史观:考察真实历史图景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