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访谈 >

海外中国研究的“精彩”时刻——访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


    
    9月是学校开学的日子,也是燕京学社迎来新学员的日子,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我发出采访申请,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裴先生的回复。几周后,我在燕京学社办公室见到了裴先生。她的日程非常满,我几乎是踩着上一个拜访者离开的脚步进去的。裴先生略有疲倦,坐在堆满书籍的办公桌后,她大概连转个身的机会都没有,就开始接受我的采访。
    “一手”素材对研究很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出生于中国上海,父母当时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教授,您一直以来专注于中国革命史的研究,这是否与您家庭背景有关?
    裴宜理:我的父亲是历史学家,母亲是文学家,他们在上世纪30年代相识于上海并在那里结婚。父亲在圣约翰大学教书,母亲刚开始是在圣玛丽女子中学教书,之后也转入圣约翰大学。我的父母在中国生活近20年,他们对中国一直都有很深的感情。我想这个应该对我还是有影响的。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我对中国革命政治投入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在美国上的大学)正值越南战争,我和当时的大部分美国大学生一样,都反对战争,为此我们投入到各种反战活动中去,如参加反战游行等,我甚至有一次在抗议活动中还险些被捕。而中国当时正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其政治生态让人充满好奇。因此,我对中国的政治产生了很大热情和兴趣。当时还有一个想法,认为对中国政治的研究会有助于了解越南的情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