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寻找土司研究“下一个风口”(2)


    制度研究是土司研究基础
    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保持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发展及长治久安?少数民族如何在文化转型中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并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在李世愉看来,土司研究对于回答这些问题具有不可多得的“标本意义”。
    正由于其学术价值及历史镜鉴意义,我国的土司研究走过一个世纪而学脉不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热度更是不断升温,大有方兴未艾之势。近年来随着申遗活动的开展,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土司研究的队伍中来。方铁说,“不仅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都在土司研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申遗成功后,土司研究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三处遗址申遗成功带了个头。”方铁表示,我国土司遗址有100余处,发掘、整理、研究都还有很大空间。但他同时提出,这并不意味着今后的土司研究只需要关注有形的土司遗存,还要加强对土司制度、土司文化的研究。
    受访学者普遍表示,为将土司研究引向深入,必须重视制度层面的研究。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李良品谈到了土司制度层面的学术空白。“迄今为止,将中国土司制度作为一个历时性、整体性对象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尚未出现。”李良品说,当前学界对土司制度实施过程的整体性研究匮乏。此外,对土司制度实施过程的动态性、差异性关注也不多。
    “制度的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础,没有制度层面的研究,其他方面的研究往往难以深入。”李世愉举例说,如果没有对土司地区赋税制度,包括蠲免、减征、赈济政策深入细致的研究考察,乃至数字统计,就不可能对土司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正确、全面的评价。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界针对土司制度本身的研究明显较弱。土司制度中的职衔与品级制度、承袭制度、分袭制度、印信制度、朝贡制度等,“每一项制度或政策都应该至少有一两部研究专著问世”。
    李世愉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尽快组织力量编纂《中国土司制度通史》、《土司大辞典》、《土司印信图录》,以及《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地图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