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明君雄主太子多被废被杀现象探析(3)


    三、原因分析
    太子的兴衰荣辱与皇帝有莫大的关系,皇帝才是决定太子命运的人,生死废立系于一身。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着一个太子的命运,下面我们对这些原因进行一一分析:
    1.太子不符合皇帝期望,父子沟通少,关系紧张
    皇帝立太子,是希望百年之后江山后继有人,故对其能力相当重视,太子不仅要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同时还要洁身自好,严于律己,有良好的品德风尚,否则便会授人口实,招致皇帝的不满。历史上有些太子因和皇帝政见不合,或自身道德名声不好,而和皇帝关系长期紧张。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位期间多次打击匈奴,开拓西域,国威日盛,在国内则严刑峻法,政令苛刻。太子刘据对此深感忧虑,多次劝谏武帝要行仁政,与民休息,不要再兴战事。但父子二人性情、行事风格完全不同,太子仁厚敦谨,反对严苛的刑罚和战争,武帝不满,认为太子“不似己”。汉武帝晚年多住在长安城外的甘泉宫,父子见面少,只靠使者传信慰问。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的“巫蛊之祸”起,太子起兵杀江充,想向武帝说明情况,但武帝派去了解情况的使者却言太子谋反,武帝大怒,发兵攻打太子,太子被逼自杀。这场政治事件在西汉国内引发震荡,也给晚年的武帝极大影响,事情本不至于到如此地步,但父子二人疏于沟通,凡事多靠使者传语,埋下了祸端。
    2.后妃及大臣的影响
    在选立太子时,除了皇帝个人偏爱和皇子地位、才能外,太子有无后援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主要看皇子母家势力。太子妃往往选择权臣之女,以达成婚姻联盟,巩固太子地位,也为以后登基执政扫除障碍。反过来,后妃及大臣的意见也会影响太子之位,有时甚至起关键作用。隋文帝太子杨勇被废,其自身不足和杨广处心积虑的谋划是主因,但皇后独孤伽罗和权臣杨素也起了重要作用。独孤皇后“性尤妒忌”,反感大臣纳妾,杨勇宠幸侍妾而冷落太子妃,致其郁郁而终,皇后深为不满,不但责骂太子,还派人暗查。晋王杨广欲夺太子之位,结交杨素,其弟杨约言“今皇后之言,上无不用,宜因机会,早自结托”,素即联合皇后向文帝进言太子种种不轨之事,令文帝有了废易太子之心。“竟废太子,立晋王广,皆后之谋也。”独孤皇后在开创隋朝中起着重要作用,时常参与政事,对丈夫杨坚有重大影响。杨素是股肱之臣,曾南下灭陈,后又剿平南方叛乱,深得文帝器重。二人的意见加上杨广的积极经营,终于使得杨广成为太子。
    唐玄宗宠幸武惠妃,太子李瑛不是惠妃之子,惠妃为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多次诬陷太子与大臣结党营私。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骗太子及鄂王、光王说宫中有贼,让其戴甲入宫,随后又告诉玄宗“太子、二王谋反,甲而来。”玄宗随即召宰相李林甫商讨废太子,李林甫回答:“陛下家事,非臣所宜豫。”玄宗下定决心,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为庶人,不久赐死。在废除太子的过程中武惠妃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宰相李林甫看似不表态实则默认的态度也加大了玄宗的决心。
    3.皇室成员争夺储君之位的斗争
    皇室成员争夺帝位十分激烈,皇子们莫不觊觎太子之位,斗争残酷,宫廷政变多见,落败者被贬为庶人,或身死名裂。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除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高祖李渊封自己为太子,并成功登上帝位,全然不顾手足之情。康熙太子胤礽曾两立两废,于古未有。康熙子嗣众多,于是出现了“诸子夺嫡”的现象,形成了以太子胤礽、皇长子胤禔和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几派。皇太子地位尊崇,生活优越,逐渐养成骄傲不逊,妄自尊大的恶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皇帝巡幸塞外,诸子随行,胤禔等人向康熙报告太子“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截留蒙古贡品,纵容下属行不法之事,康熙闻之大怒,认为太子“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随行的皇十八子身患急病,康熙焦虑不安,太子却无动于衷,皇帝责备太子对兄弟“毫无友爱之意”。一系列事件促使康熙痛下决心,于回京废除胤礽太子之位。太子空缺后诸子争夺储位的活动更加频繁,长子胤禔因提出杀掉胤礽触怒康熙,后转而支持皇八子胤禩,康熙不得不重立胤礽为太子,希望杜绝皇子们的争位行为。但不久因太子结交大臣,欲图逼父退位之事发觉,康熙再废太子,并羁押看守。太子两立两废对康熙帝打击极大,他对皇子擅交大臣,结党成派,争夺储位的行为深恶痛绝,于是决定此后不立太子,实行秘密建储。皇子争夺储位是引发的斗争导致太子难立的一个重要原因。
    4.皇帝在位日久,行事强势,太子暗弱
    开国之君大都是经历过腥风血雨,通过战争才取得皇位的,他们“马背上得天下”,但不能“马背上治天下”,也不愿子孙重蹈战事。于是延请名师大儒教导皇室后代,诵读经典,培养他们治国之才。这种情况下,出身行伍的皇帝行事强硬,性情豪迈,做事严苛,反使得长于宫中,深受儒道熏陶的太子显得暗弱。梁武帝太子萧统自幼熟读经史,为人敦厚仁孝,但有时这种仁孝之心失之太过。生母丁贵嫔去世,萧统悲痛欲绝,甚至绝食,以至于梁武帝不得不下诏:“毁不灭性,圣人之制,不胜丧比於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可即强进饮粥。”即便如此,原本“腰带十围”的太子也“体削过半”,身体由此变弱。后太子落水遇疾,恐武帝得知担心,不准左右告知,仍亲撑病体手书奏答武帝问候的敕文,不久便去世。
    朱元璋太子朱标也是壮年得病去世,朱标在父亲是吴王时就是世子,明朝建立后立为太子。朱标自幼跟随宋濂学习,为人友爱,“孝友仁慈,出于至性”,成年之后开始参与政事,但时常与父亲朱元璋意见相左。朱元璋权力欲强,生性猜忌,好用严刑酷吏和严猛之政震慑臣民,太子则主以宽仁行事,反对滥杀。一次皇帝大开杀戒,太子嫌“杀人过滥”,皇帝说杀的都是坏人,是为太子以后执政扫除障碍,太子辩解:“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皇帝气得掷椅掼向太子。
    性情暴戾的皇帝给太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加皇帝之在位日久,矛盾冲突日渐增多,太子在漫长而没有期限的等待、紧张、郁闷甚至惊恐之中苦忍度日,逐步消耗着心力和身体健康,终至因偶然事件而一病不起,这样的事件不在少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