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对太行农村政权的改造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1:11:38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李秉奎 参加讨论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中国政治版图和民族命运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党政府长期对红军进行“围剿”,反共宣传在华北农村留下了恶劣影响。在此不利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如何掌握和改造农村政权并最终在农村站稳脚跟,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长期驻守于太行根据地,通过对该根据地的研究,可以总结出抗日根据地改造和巩固农村政权的历史经验。 掌握农村政权 全面抗战爆发前,在国民党统治下,太行地区的政权体系已经外形初具,可为上层政权控制农村提供便利。然而,国民党的财政征收与兵员征用,加剧了基层政权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农村公正廉洁者不愿任事,不少政权沦入贪妄专横者之手。 全面抗战初期,八路军进入太行地区,开辟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刘少奇指出,各地要“推动当地政府进步,要求政府武装人民及改善人民生活,反对坏官坏人,在发动群众运动基础上逐步改选政权”。从“反对坏官坏人”入手,在发动群众、取得群众支持的前提下改选政权,让符合要求的代表实行“以新代旧”。北方局组织部长彭真指出,“现有的村长很多是阻碍战争动员工作、贪污非常的(厉害)”,各地“对阻碍动员和抗日工作的‘坏绅坏官坏人’,是必须作严厉斗争的”。具体做法是,动员群众起来反对贪污、清算账目、检查摊派,“用群众力量迫他退出已吞的公款并严加处罚,推翻他的村长,另选热心抗日、能代表群众利益的村政委员会,而以委员长为村长,造成村的民主政治,并进而改革编村或新村”。这既满足农民对政治清廉、摊派公平的要求,又符合国民党政府的要求,成为全面抗战初期太行根据地掌握农村政权的重要形式。 1939年底晋西事变爆发,太行地区的国共关系急剧恶化,不少地方开展了“反顽固斗争”。对于基层政权来说,这场斗争淘汰了投机者、锻炼了干部,同时也提高了新政权的威望。在“反顽”浪潮冲击下,部分地主、富农出身的干部受到排挤,贫雇农在农村政权中所占的比重开始增加。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走向跨学科与跨领域的口述史
- 下一篇:历史假设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