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柳宗元:唐宋思想转型与儒学复兴的先驱(2)


    柳宗元对两汉以来的哲学基本问题,如元气本体论、天人关系和人性论及理想人格等问题,进行了概括总结,为宋明儒学的复兴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首先,柳宗元批判并继承了两汉元气本体论思想。在他看来,宇宙本身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明确主张“元气自动”,“自动自体,自峙自流”,认为天、地、万物统一于元气,通过元气的冷热变化、相互作用而生化万物。元气论的日益完善对回应佛教的虚无本体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对张载的“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和元气中阴阳二气“交错而动”的思想也产生了影响。
    其次,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柳宗元对“力命”之争作了批判总结,明确提出“天人不相预”的观点,为宋明儒学建立新的宇宙观消除了主要屏障。他批评董仲舒、司马相如、扬雄、班彪、班固等人“推古瑞物以配命”的天人感应说违背了儒学的传统精神。他具体而微地批判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祥瑞、符命、长生论等思想,主张“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他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使宋儒自觉意识到儒学的发展需放弃“天人感应”论而另辟路径。
    最后,在人性理想层面,他主张道德本有,带有性向善论的倾向,又主张承继并发扬儒家人道原则,主张人性“自然”说;在理想人格的培养方面,他主张理智和意志的共同作用,认为“成人”首先在于“志于道”,主张将学与习紧密联系。他认为本有之道德在不同的天赋“纯粹之气”与“刚健之气”的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外在的道德表现——仁义忠信,主张既以理智力“敏以求之”,又靠意志力“为之不厌”,实现“人道”与“仁道”的互相依存,呼吁为政者必须关心民生,顺乎民情。可见,柳宗元的思想是以传统儒学的人道原则为旨归的,为宋明儒学对人道观上如“性”(天性和德性)和“习”(习气和习行)关系问题的解答,奠定了理论基础。
    柳宗元在学术史上被定为“异端”,但实际上,柳宗元的思想与宋明理学并非格格不入,我们能看到两者之间的历史联系。当然,柳宗元虽克服了汉儒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但其“天人不相预”的理论与宋儒的“天人合一”思想有质的区别;同时,他主张元气论,并未完全摆脱汉儒思维方式。这说明柳宗元在唐宋儒学转型的准备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柳宗元思想研究”(12FZX0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