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语言文字 >

蒙古族牧民打官司不怕“语言关”


    27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和戈壁占总面积一半以上,是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地理标签。但在这片自然条件恶劣的土地上,阿拉善盟法官群体以西部人特有的坚韧,创新工作方式,增加司法保障软实力,走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司法服务之路。
    “我们没有捷径可走,阿拉善的司法服务工作必须以其区位和边贸特点为切入口,让来打官司的群众切实感受到方便、顺心。”阿拉善盟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通木尔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法官服务队保障口岸经济
    位于中蒙边境的策克口岸是阿拉善盟对外开放的唯一国际通道,曾吸引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淘金者”在此投资、建厂。口岸经济对当地财政贡献率一度高达47%,但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驻岸企业进出口煤炭业务基本停滞,给口岸经济带来重创。
    “这段时间的案件受理具体表现为原煤买卖、运输、融资租赁、劳务、建设工程施工五大合同纠纷。很多当事人是农牧民和下岗职工,他们不惜贷款买车跑运输,但因为口岸的过货量减少,长期滞留在口岸,没有收入来源,也没有生活保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