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论是刘知几史学的基本理论。历来学者研究和评论刘知几与《史通》,对此多有 涉及,当今学者或已指出了实录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人在诸贤成就的基础上略抒 浅见,请方家与读者指正。 一、实录是基本的史学理论 刘知几(661-721)是唐代大史学家。他的著作《史通》,是一部史学批评专著,也是 一部史学理论名著。实录就是其基本的史学理论。 章学诚曾说:“刘言史法,吾言史意”(注:《文史通义》外篇三《家书二》。)。刘 知几本人也确实重视史法、史例。他说:“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国之无法,则上 下靡定;史之无例,则是非莫准。昔夫子修经,始发凡例,左氏立传,显其区域,科条 一辨,彪炳可观。”(注:《史通》卷4《序例》。)《史通》中的《本纪》、《世家》 、《列传》、《表历》、《书志》、《论赞》、《题目》、《断限》、《编次》、《序 传》以及《载文》、《补注》等篇章,确也着重谈纪传正史之体例。因此之故,历来学 者多以为刘知几史学主要特点是言史法,是言史书编撰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多忽视其 也言史意,并有史学理论。 有的学者认为,《史通》不仅有理论,而且有“理论体系”,并就其理论体系的学术 渊源、时代因素、结构和逻辑、主要范畴及其基本矛盾,作了较全面的探讨和论证。( 注:参见赵俊:《<史通>理论体系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这是颇有识见 的。 《史通》既有一个理论体系,那它有否一个核心的基本理论?这也可以作肯定的回答。 有,那就是实录论。《史通》在展开史学批评,论述史料采择、撰述准则、文字表述、 史学义理、史学功用以及史家素质诸方面,无不使用了虚与实、真与假、曲笔与直书、 实录与伪录等概念,尤其是言“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注:《史通》卷14《惑经》。) ,这就给学者探讨其基本的史学理论以启示,并提供了证据。在思考和探讨这个问题上 ,有些学者颇具慧眼,早已提出高见。清人浦起龙在写《史通通释》时,对刘知几史学 思想已胸有成竹,故他既说“知几论史,黜饰崇真”(注:《史通通释·杂说中》按语 。),又说《史通》有“良秽、简芜、核直、夸浮之辨”,“斥饰崇质”(注:浦起龙: 《史通通释序》。)。这已摸到了实录论,只是没有明确地提出而已。 傅振伦是研究刘知几与《史通》的专家,曾说:“盖知几主张撰述史书,贵为实录” ,又说:“知几既以史之所贵,在于写真,求为实录,因力倡叙事以时事为转移、时言 记事、史德、阙疑诸说,更有史识良难之叹”。(注:傅振伦:《刘知几年谱》,中华 书局1963年版,第104页。)这实际上已提到了刘知几实录论,所言“叙事以时势为转移 ”、“时言记事”、“史德”、“阙疑”、“史识”等以及就此展开的论析,实际上是 对实录论基本内容的论析。 而明确地提出刘知几实录史学者,当数许冠三。他所撰著的《刘知几实录史学》一书 ,首先于“自叙”提到,“以现代史学概念条陈其义理系统,分由史料学、撰述论与史 评说三层展露其实录准绳”。该书第三、四、五章就是谈的这个内容,而且是以“实录 义例”上、中、下为标题的;又在“绪言”一章中指出:“知几史学理论之本核,端在 实录直书四字。盖《史通》四十九篇,实无一篇不以‘明镜照物’之直书为依归,亦无 一篇不以‘据事直书’之实录为准。全书八万九千字,亦无一字不在讲究‘善恶毕彰, 真伪尽露’”。(注:许冠三:《刘知几实录史学》,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第3页。)这是言之成理而可信的。 还可以这么说,实录论是刘知几基本的史学理论。这个理论,不仅包括有史料学、撰 述论、史评说三个层面,而且还包含有历史文学、史学评论、史家素质等方面;就是刘 知几的史学观点与方法,也与其实录论有内在的密切的联系。这点,下文再谈。其史学 批评,辨虚实、别真伪、分善恶、定优劣的武器,就是实录论。如云:“至于实录,付 之丘明,用使善恶毕彰,真伪尽露。”(注:《史通》卷14《申左》。)甚至直指历史记 载为“实录”。如云:《公羊传》“目彼嘉馔,呼为菲食,著之实录,以为格言,非但 于《左氏》有乖,亦于物理全爽者矣。”(注:《史通》卷16《杂说上》。)此中之“实 录”,指的就是历史记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