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班制的性质、编制标准与作用考论(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11:11:53 《史学月刊》 杨恩玉 参加讨论
(34)《宋书》卷八四《孔觊传》,孔觊之弟道存、从弟徽在外地做官,经商发了大财,孔觊责备他们说:“汝辈忝预士流,何至还东作贾客邪!”《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以牙门将王波为记室参军,典定九流。”同书卷一○七《石季龙载记附冉闵传》:“清定九流,准才授任。”同书卷一二四《慕容宝载记》:“定士族旧籍,明其官仪。”“士流”、“九流”与“士族”同义。《梁书》卷三五《萧子恪传附弟子显传》:“子显性凝简,颇负其才气。及掌选,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但举扇一而已,衣冠窃恨之。”《辞源》将“九流宾客”等同于唐代的“九流人物”,解释为“各品人才,各种人物”,是不准确的。如果“九流宾客”包括寒庶人物在内,萧齐宗室后裔的萧子显“不与交言”是正常的,无可厚非。“衣冠”指有文化修养的士族,可证“九流宾客”仅指士族。魏晋南北朝时期“九流”的内涵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 (35)唐长孺:《南朝寒人的兴起》,《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第97~98页。 (36)《隋书·百官志上》,第741页。 (37)《宋书·王弘传》,第1313页。 (38)《通典》卷二四《职官六》,第665页。 (39)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第197页。 (40)(31)《隋书·百官志上》,第748、741页。 (42)岳珂:《愧郯录·官品名意之讹》,第55~56页。 (43)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第242~244页。 (44)《通典》卷二七《国子监》、卷三四《文散官》,第767、937页。 (45)《唐六典》卷一○《秘书省》,第297页。 (46)张小稳:《魏晋南朝时期的秩级》,《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 (47)《隋书·礼仪志五》,第193页。 (48)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引论》,第98页。 (49)《通典》卷三五《职官一七》,第958~959页。 (50)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第189~190页。 (51)《唐六典》卷八《门下省》、卷九《中书省》,第241、273页。 (52)《唐六典》卷一《尚书都省》,第7页。 (53)《唐六典》卷八《门下省》、卷二六《太子左春坊》,第244、669页。 (54)《唐六典》卷一○《秘书省》,第301页。 (55)《唐六典》卷九《中书省》、卷一四《太常寺》,第276、400~401页。 (56)(57)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第244~245、246页。 (58)(59)《隋书·百官志上》,第741、723页。 (60)《梁书·庾于陵传》,第689页。 (61)唐长孺:《南朝寒人的兴起》,《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第117页。 (62)《南史·庾杲之附从弟乔传》,第1211页。 (63)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第384页注释1。 (64)《梁书·孔子祛传》,第680页。 (65)《梁书·沈峻传》,第678页。 (66)《隋书·食货志》,第675页。 (67)(69)(70)[日]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第203、198、211~212页。 (68)《陈书·沈文阿传》,第434~436页。 (71)周一良:《论梁武帝及其时代》,《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3页。 (72)《梁书·吕僧珍传》,第211~213页。 (73)《南史·周石珍传、陆验传》,第1935~1937页。 (74)《梁书·刘孝绰传》,第483页。 (75)《梁书·张缅传》,第492页。 (76)《梁书·刘显传》,第571页。 (77)《梁书·到溉传》,第568页。 (78)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二六《梁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49页。 (79)《隋书·百官志上》,第748页。 (80)唐代存在散品是因为“当时存在门阀社会的影响,入仕者的出身仍受重视,出身有高低之分,待遇也应有厚薄之别,而这种待遇只能通过散品来显示”(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96页)。
|
- 上一篇:人文重镇形成的文化生态以明代黄州府为考察中心
- 下一篇: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华界立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