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把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充分表现了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高瞻远瞩和惊人胆识。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福建、广东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以充分发挥两省的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同时,考虑将深圳和珠海两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一系列符合两省实际的特殊政策,给东南沿海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1980年3月,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两省会议”,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并对特区建设的方针、步骤、方法作了完整概括和明确规定。8月,全国人大五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4.现代化建设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指引下健康发展 在纠正经济工作中“左”的指导思想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找到一条靠发挥现有企业作用,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降低消耗,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来扩大社会生产的新路子,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具体可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①国民经济以较高速度持续稳定增长,社会总产值平均增长11%。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0%,高于世界许多国家同期增长速度;②若干关系到国民生计的重要产品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农、轻、重等基本生产结构大体合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开始趋于协调,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③财政收支从很大的赤字达到了基本平衡;④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重大进展;⑤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进出口贸易总额连续几年成倍增长;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经过近四年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到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党已经从遭受“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转变到了领导全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国家已经从冤案遍地,百业待兴,是非颠倒,问题成山的境地,走上了全党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光明历程。具体地说,政治上,结束了长期社会动乱,实现了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经济上,通过党的工作重点的坚决转移,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举措引起了世界关注;思想上,冲破了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组织上,整顿和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文化上,在纠正了长期存在的“左”的错误后基本走上正轨,并开始得到发展,初步出现繁荣景象。对此,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无不为之感到欢欣鼓舞。 这些巨大的变化,充分说明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党、治国、治军中干出了实绩。尤其是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宽阔胸怀,以及他驾驭宏观全局的高超本领和处理复杂问题的卓越能力,使全党全国人民深信不疑:这个领导集体是靠得住的,是我们党的希望,国家的希望。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93年10月版,第299页。 [2]见《新时期专题纪事》,黄见秋等编,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第37页。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93年10月版,第38页。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93年10月版,第141页。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93年10月版,第159页。 [6]见《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第571页。 [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93年10月版,第29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