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岭]法国社会中的时间及其文化隐喻*(7)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4:11:23 开放时代 2011年第7期 张金岭 参加讨论
四、时间体系 (一)法国人生活中的三套时间体系 在法国社会中,存在着至少三套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时间体系: 一是历年时间(calendrier civil),这是人们计时所参照的主要的时间体系,其周长也就是一个自然的公历年度,从1月到12月,周而复始,包括年、季、月、旬、周、日等不同的计时单位,人们社会生活的时间安排主要依此体系规划。 二是学校时间(calendrier scolaire),即各公立学校所实行的时间制度,它以历年时间作为坐标来安排。学校时间的周期也是一年,但它的起止时间并不是从每年的1月至12月,而是从每年的9月至次年8月。在法国,这一时间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法国社会各行业领域的时间节奏,社会生活的时间节奏基本上是与学校同步的。每年的9月份,不仅仅是法国学生们的rentrée(开学),同样也是众多度假归来的普通法国人的rentrée。{23} 上至国家与政府的时间表,下到普通公民的家庭与个人,以及众多的企业、服务性机构等,其时间日程的安排,从总体上来讲,往往会与学校时间相一致。在我看来,这样的时间制度(或者说是一种时间习俗)的逐步确立,是与法国社会中重视青少年一代、重视教育的理念所带来的影响,社会事务的运转节奏与学校教育的时间表相一致,有助于家庭、父母,以及整个社会服务系统,能够从时间上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多的服务。 三是宗教时间(calendrier religieux),很多传统的节日(比如复活节)都是依照宗教时间体系周期复始的,它们的具体日期相对于宗教时间体系是固定的,但在公历时间表上却是每年都会发生变化的。由于宗教时间主要是体现在传统节日中,而节日又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之一,是人们情感培育中主要的社会化途径,因此它对法国公民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二)对时间的期待与感知 在社会生活中,“红十字”社区的居民存有一种对时间的期待,它整体上主要是周期性地以重要的纪念日、节日等为主导。社区里的时间期待所对应的文化事象,并非一定与每一个人的具体意愿完全相符,但它却往往代表着整个社区中社会化的时间节奏。比如,每年一度的“赶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有人觉得现在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吵,而且时间跨度太长,然而这并不代表这样的文化事象对这样的人没有影响,人们也时常会在交流中提及这样的事象,以此作为一种时间标记,当然有时候也只是一个交流的话题而已。这种时间序列上的文化事象,对于个体与社区,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在社会生活中,自然时间的存在远没有社会时间显得重要,后者是人们时间期待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社会时间的组成要素是非常复杂的,包括文化、政治、经济等多种要素,主要以重要的社会事件为主要的参照物。诸多的社会事件是人们的时间分配所针对的主要对象,同时这些对象也成为他们对于时间感知的主要社会文化依据。 (三)时间成本 在法国生活,时间成本是很高的,主要是表现在诸多社会交往的历时时间长,尤其是在与政府等公共服务部门打交道的领域内。而且,做任何事情,无论是在公共领域内,还是在私人领域内,几乎都要提前预约时间(Rendez-vous)。有朋友向我如此调侃道,在法国人的社会生活中,除了出门散步、上街购物等不需要提前预约外,干任何事情都得预约,甚至有时候预约时间不是打个电话就能办得了的事情,必须亲自去相关机构或部门去登记,而为此登记预约,可能还得要先预约一下,这使得人们经常因为时间问题而抱怨。 初到法国之时,我一开始并不太理解人们为什么偶尔会抱怨一些机构组织的时间安排,后来随着对这个社会了解的深入,也就也逐渐地越来越明白其中的道理,甚至有时候自己也跟法国人一样会对很多社会事务的时间安排感到不中意。在有些情况下,时间的安排在客观上为人们参与某些社会事务带来了障碍,是因为从个人角度而言的一维时间序列难以适应社会的多维度互动。 在有些人的理解中,生活中的时间成本之所以高,是社会各领域内办事效率低下、提供服务的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在政府部门办事需要排队,在商店买东西也要排队,让人等得非常不耐烦,还不时地被告知“请耐心等待”(patientez){24},时间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地浪费掉的。各领域部门的办事效率能有所改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愿望。 现代生活中时间成本的提高,一方面源于社会化时间被各种各样的法律与制度切割了,人们不得不按照这种制度性的时间节奏来参与社会互动,而这有可能与自己的时间安排相冲突,带来时间上的浪费;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社会成员时间管理的异质化,各人有各人的时间表,而且群体之间、个体之间的差异巨大,在社会互动中找寻适合每一个公民个体的时间点不太容易,这就提高了很多社会事务的组织与安排的时间成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