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放]中国时间(6)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2:11:43 民俗学博客 萧放 参加讨论
岁时·节庆 岁,原指上古的一种斧类砍削工具,禾谷的一年一收与牺牲的年度奉献都需要运用“岁”这一工具,久而久之,人们便以岁指代年度周期。而“时”在古汉语中则指的是自然季节。上古时期,人们对季节的划分还比较简略,只有春秋二时。“四时”,即四季的出现大概是在商周时期了。 岁与时配合而成“岁时”,字面意思也就是“一年四季”。但岁时还是传统中国特有的时间表达语言,通常特指与一年四季相关的时令节日。 在年度时间中安排节庆,是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而传统中国的岁时节日安排,依循的是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律以及中国特有的文化观念,并且还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演化。 在节日体系形成初期,阴阳是形成节日的重要依据,重要节日都分布在一、三、五、七、九月中,而且是月日重合,如一月一日(元旦)、三月三日(上巳)、五月五日(端午)、七月七日(七夕)、九月九日(重阳)等。如此安排的原因是:阴阳调和在中国人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是吉祥平安的标志,而对于两个阳数相重的时日,古人则保持着警惕与戒心。人们认为阳盛日是时间流程中的危险日、恶日、灾难日。在这些重要的古代节日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死亡、分离或者灾难的传说,这类节日传说事实上是古代时日禁忌的文学讲述。 随着生存能力的逐渐提高,人们在时间观念上逐渐脱离阴阳观念的制约,岁时节日也开始逐渐脱离危险情绪,形成庆祝欢愉的节俗主题。六朝以后,元旦迎新,上巳春嬉,端午竞渡,七夕牛郎织女相会,重阳赏菊荐寿等新主题纷纷出现。这一时期,还增加了中秋为八月节,中秋节一开始就以吉祥节日出现,它是传统节日主题发生重大调整的标志。 到了唐宋时期,传统岁时彻底转变为世俗节日。从岁时节日的节奏安排来看,宋代以前的岁时基本上还与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奏保持一致,到了晚清时,节日已经开始明显突出城市生活节奏。与之相伴的是节日的重点也有所变化:宋人重视元旦、清明、冬至,官员可放假三日,而清代则重视元旦、端午、中秋,称为三大节。 节日是传统社会重要的时间坐标,百姓不仅在节日中充分表达自己的信仰与情感,同时对日常生活、生产的安排也以节日为时间点,如人们常说岁末年初、清明前后、仲夏端午、节届中秋等,年度时间的记忆中,普通百姓通常不会记住事件发生在几月几号,他们会记得是在端午节前或重阳前后等,节日是普通人重要的生活时间提示。
中国人的时间·伦理 中国人传统的时间观有着明显的伦理意识——也就是说,传统社会中处处体现着对时间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评判,不同的时间有“宜”与“忌”,“吉”与“凶”,“柔”与“刚”,“良时”与“恶日”的差异。 人们赋予时间伦理意义的主要目的在于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里,自然不仅包括了世间万物,还以神灵、祖先、鬼魅的面目出现。在岁时节庆中,不同的节日主题代表不同的人神关系、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比如,春季是阳气发动、万物复苏的时节,自然界的生机也昭示着丰产女神的降临,人们由此获得旺盛的生殖力量。从我国古代及当今的一些少数民族资料看,春天的节日,如春社、三月三等都是都是男欢女爱的节日。 由于普通民众有择吉避凶的需求,时间伦理自然会被“专业”的阴阳家不断发展。在结合了五行观念和干支纪法之后,这一伦理体系变得无限复杂,并且有着浓郁的神秘意识,普通人大都认为时间受制于神秘的力量,而对它的解读,要靠巫卜、星官等“专业人士”,民众虽然有选择时间的权力,但这种权力是有限的。而时间被赋予的意义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了。 有人曾说:在传统社会里,时间是最先显露出来的东西,而在一个理性的国度,时间消失了。这里所说的时间就是伦理性的时间,传统社会成员对具体时节十分看重,认为岁时节日有超常的时间力量。而在现代社会,时间失去了魔力,因此人们淡化了对时间的情感知觉。时间并没有真的消失,消失的是附加在时间之上的人文观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