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田野研究 >

[纪兰慰]民间舞蹈与田野作业(3)


    3、社会形态和生计方式是民间舞田野考察的重要同内容
    一个民族长期传承下来的民间舞蹈,是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一定的社会形态、生计方式的制约。在民间舞田野作业中,运用民族学的方法,考察和搜集该民族该村寨的社会制度、组织、宗教信仰、自然生态环境、生计方式等资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这些资料有助于我们对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的认识。例如,居住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鄂伦春族,是一个依靠一匹马、一杆枪、一只猎犬狩猎为生的民族,解放前他们的生产力极为低下,还保持着浓厚的原始公社的残余。《黑熊搏斗舞》是鄂伦春族的代表性民间舞,由妇女表演,舞者二人面相对,双手扶膝做蹲跳,口呼“哼木、哼木”,模拟黑熊嬉戏相逗之态。黑熊搏斗舞是狩猎舞蹈中较为典型的原生形态遗存,动作单一古朴,以呼号节奏伴舞,这一特色的产生是与鄂伦春族的原始信仰、生产方式紧密相联的。
    我国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分布、舞种风格特色的形成,是以一定的地域为根基的,因而就不免受到该地域的生态环境和生计方式的影响。这里不仅包括自然地理条件,而且包括动、植物分布情况、各民族的生存方式、文化交流融合情况,以及上述诸因素之间的互动现象。尤其是地理条件、生产方式、服饰式样等都可能直接影响该地域居民的体态、步态,从而在民间舞蹈的步伐、节奏、动律等方面打下烙印。因此,在民间舞田野作业中,应该仔细观察、了解该地区、该村寨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生产种类、主副业经营情况、劳动工具、劳动生产中的习俗等。例如,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斜坡(含六江流域)、云南中西部山区的羌、纳西、舞、白、普米、傈僳、拉祜诸族和部分藏族,属于山地耕牧型经济文化类型。这一带是以高山峡谷为主体的自然地理区,著名的横断山区分布着南北走向的山脉与河流,由于受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具有湿润、半湿润的气候,垂直自然带分异明显。长期以来生息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在高山带放牧牲畜,以牦牛、绵羊为主,河谷地带及山区经营旱作,种植小麦、青稞、玉米、马铃薯等,同时拥有牛羊猪鸡等畜禽,其间的山地森林带则形成农牧交错的广大区域。在这些民族的民间舞中,模仿刨土、点种、踩荞、掰包谷及纺麻纺线等劳作动作极为普遍。同时由于山区高寒,地势崎岖不平,跺踏步成为这一地区民舞的主体步伐,携手围圈、口歌伴舞(或配以笛子、三弦等乐器)是其主要特色。如藏族《锅庄舞》、彝族《打歌》、纳西族《哦热热》、傈僳族《且吾且》等都体现了山地耕牧型民舞的粗犷舞风。
    民族服饰对民间舞动律和风格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实地调查,我们看到凡是在传统的民俗节日中的舞蹈表演者,不论男女老幼都是全体盛装(包括全身的装饰品)载歌载舞,尤其是妇女精心细致的着装打扮,生动地展现了该民族悠久的服饰文化特征,同时,服饰对民舞动作也起到制约作用。如,苗族妇女十分讲究在头部、胸前佩戴银饰,以造型大而精致为美,所以苗族民间舞中妇女的上身姿态庄重稳健,没有大的摇摆动作。傣家人生活在风景秀丽的亚热带,湿热的气温使妇女都喜穿筒裙。紧束裹身的裙线不仅显露出她们婀娜倩美的身姿,也限制了民间舞蹈步伐的幅度,因而傣族民舞的基本步伐是以慢蹲快起的曲伸为特长的,一步一起伏,非常典雅。民间舞中的此种例子不胜枚举,极为普遍。只要考察者认真仔细的观察思考,做一个“有心人”,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微妙之处。
    四、结语
    科学的、深入的民间舞蹈田野作业,应该是综合性的文化考察,它涉及到民族舞蹈学和民俗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对进行民间舞蹈田野作业考察者业务素质的要求是高水平的,不但要有舞蹈文化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在田野作业中还必须注意到,对民间舞蹈产生作用的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既要看到点,又要看到面;既要看到局部,又要看到整体,要看到它们之间的互动作用。同时这些因素是在不断地重新构造、组合、更新着,活生生的、新的民间舞形态更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
    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创造之母。田野作业是研究民间舞蹈的基础。作为民族舞蹈研究工作者,把自己的研究建立在田野作业的基础上,这样的学问才是有根基的。
    参考文献:
    1、陶立璠《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2、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3、国家民委五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王克芬等主编《中国舞蹈词典》,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5、王克芬等《20世纪中国舞蹈》,青岛出版社1993年版。
    6、格勒《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 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7、袁珂《山海经校泽》,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8、陈兆复《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9、杨继林、申甫廉《中国彝族虎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文原载《民族艺术研究》1995年06期,第12-16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