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田野研究 >

[赵德利/孙新峰]关中西府庙会的调查与文化思考(3)


    而民间庙会相对官方庙会虽交通不很便利,但由于庙会没有门槛费且以僧道信仰为主要内容,故而参加庙会的信众以农民居多。他们着装朴素,怀着虔诚的祈愿心理,不远数十里数百里,手提肩扛布施米、面、菜、油,将自身融入庙会诚朴的信众之中,因而形成与官方庙会不同的信仰与文化景观:同吃一锅饭,同烧一炉香。从调查数字看,民间庙会的女性比例比官方庙会的女性比例高出3个百分点;文化程度明显低于官方庙会,其中文盲比例高出12个百分点。比起官方庙会,民间庙会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乞丐、出家人等也来赶会,尤为引人注目。
    2.信仰态度
    庙会是一种以某个庙宇为依托,在规定的日期里公开举行的群体性活动。这种活动总是以祭祀神灵为中心,并伴有商业贸易、文艺表演、休闲娱乐等多种形式。但是在关中西部的官方和民间庙会中,虽都有商贸、休闲、娱乐等形式,却在心意信仰这个核心活动上显示出明显差异。
    在关中西部官方庙会里,装扮一新、打扫整洁的五丈原诸葛亮像和周公姬旦神像前,管理者未像一般庙会那样为香客祈祷和求福提供香炉、跪垫等。在诸葛亮庙的后花园“诸葛亮冢”,管理者为香客提供了一个焚烧纸、香、炮的容器(用砖砌成,权当香炉)。香客们在尘土飞扬的、坚硬的水泥地上就地跪倒磕头。周公庙情形亦是如此,只有在太上老君、八仙等洞里才有磕头上香处。玄武玉像是周公庙核心景观之一。玄武即道教所尊之北方玄天真武大帝,俗称“玉石爷”。传为武则天时因雷雨而山崩后显出,当地有摸之可治百病之说。“玉石爷”因可治百病尤为香客信奉和敬重。然而,在“玉石爷”处,文物管理部门却并未为香客提供烧香磕头的地方。在有磕头地方的神殿,却为算卦的人专门提供场所,让其摆摊设点。香客每抽一次签,需付费3-5元。另外,在两个官方庙会里,都无一例外地对散客的布施进行集中管理。在两个庙会的捐物捐款登记处,大大的“功德箱”十分抢眼。
    民间庙会与此明显不同,几乎在每一个佛殿,都有专人负责。在灵山和湫池村庙会,虽然土质道路尘土沾鞋,而且供奉着神仙像的庙殿也没周公、诸葛殿明亮、气派、高大,显得寒酸而简陋,但民间庙会服务者和管理者却在每一个神佛像前提供了燃香的香炉、跪拜的棉垫。香客们见佛就磕头,遇殿就烧香。那些庙会志愿者们,或赤膊抹汗为香客做“义饭”,或念念有词,为香客排解疑难。与官方庙会的管理者们的工作态度形成对照。
    宗教信仰缘起于人类祖先对自然现象的不解与困惑,他们以其质朴的想象力创造出了神祇世界。当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的时候,在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几乎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全部意义的时候,当媒体宣传几乎可以解答人们全部疑惑的时候,关中西府的人们依然去庙会行礼叩拜的动机与意义该如何看待?为此,我们设计了问卷征询表。对“你对祈神赐福有何看法”和“你来庙会的目的”的问题,官方庙会和民间庙会香客的选答不尽相同,调查问卷的统计数字颇引人深思。如下表一、二所示:
    从图表一、二可以看出,去官方庙会的被调查人多是以一种观光者的心态前去游览和娱乐的,他们对去庙会祈神赐福的认同答案比率只有24%,远低于民间庙会的50%;而他们又对前去庙会祈愿赐福的行为表现出一种宽容和理解。但同时认为祈神祝福是封建迷信者高达17%,也高于民间庙会的相关数字,这说明这些香客的确是怀着娱乐观光的心态而非以祈神许愿的信仰心态前去庙会的。而民间庙会的几个数字确实反映了其所代表的传统庙会以祭祀神灵为中心的性质和特征。从表一、二还可看出,前来庙会祈神祝福的香客,民间庙会几近一半,官方庙会仅占四分之一。把逛庙会视做游览娱乐的,官方庙会的被调查者接近40%,民间庙会的仅占13%。
    与表一二两个问题的选答相关,当我们问及“摸神治病”问题时,民间庙会的信仰者认为有道理、认同此说法的占24%,官方庙会的仅占10%。认为可以理解,它是一种从众心理的,民间和官方数字非常接近。而认为其是封建迷信的,民间和官方大体相同。(见表三)从这组数字也可看出,虽然官方和民间庙会中都有一定数量的无神论者,民间庙会的香客对传统信仰文化的认同率远远高于去官方庙会的被调查者。
    信仰不仅仅是主体对认识的一种想象和补充,信仰之中体现着信仰者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风貌。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宗教信仰正在朝着现代化、世俗化方向发展,人们关心的不再仅仅是彼岸世界的赏善惩恶,而最主要的是对现实世界伦理道德的看重和实践。在这一点上,官方庙会和民间庙会也有明显差异。在民间庙会,我们看到信众们不仅在诵经,而且在吟唱着孝子歌、劝善歌等具有现代宗教色彩的新的信仰情形。这是在官方庙会上较少见的。另外,官方庙会和民间庙会对待乞丐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二者信仰态度的差异程度。在周公庙庙会,由于官方严密组织实施的门卫制度,有碍观瞻和影响地方形象的乞丐被庙会拒绝入内、驱除出“境”。相反,在灵山庙会,成群的乞丐(大都是伤残人和孤寡老人)居于庙会路口、房头,向香客乞讨。在这里,他们不仅能讨得充满善心的香客的同情心,还能像所有香客一样到厨房得到免费的“义饭”。由此可以看出,民间庙会包涵着“众生平等”意识和“资助弱者,人心向善”的道德情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