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陶立璠]年中行事与农耕仪礼的变迁——中日农耕民俗文化比较(2)


    农耕仪礼是围绕农业生产而展开的一系列仪礼。它既是年中行事的一部分,又和年中行事不完全一样。年中行事中的某些活动,是在农耕仪礼的基础上形成的。比如:中国的年节,它的最古老的形式是农业祭祀。“年”字在甲骨文中是一种象形符号,上半部从“禾”,下半部从“人”,像是人拿着谷穗的样子。“年”,在中国古代有多种称谓。年者,取禾一熟也。《尔雅·释天》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这就明白地告诉我们,年的本来意义是禾谷一年一熟,实是古代记时的一种方法,犹如游牧民族以草青一次为一年是同样道理。关于农耕仪礼的原始形态,现在也只有在古代文献记载和原始农耕民族(氏族)的仪礼中才可看到。
    农耕仪礼除与年中行事相联系外,许多仪式又大都伴随着农事生产的进程单独进行。这在稻作文化中显得尤为突出。农耕民俗文化的范围是很广的,和农业生产、生活有关的居住、饮食、服饰、家庭、村落、信仰、宗教、节日、作物种植、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民间口承文艺(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音乐、舞蹈、民间美术)、体育竞技(如划龙舟等)等无所不包。农耕仪礼只是农耕民俗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包括旱地耕作仪礼和水田 (稻作)耕作仪礼两部分。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旱地与水田的耕作仪礼,统一于节日习俗,即年中行事之中,春节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但是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中国北方地区以旱地栽培为主,表现在农耕仪礼上,主要是祭祀社稷之神,也就是土地和五谷之神。此外敬奉龙王。在祭祀方式上,采取总的祭祀,并不将祭祀仪式分配在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上,如对土地神的祭祀采取“春祈秋报”方式。据文献记载,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敬奉社稷已成定制。《礼记·郊特牲》说:“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火,是以尊天而地也。”《白虎通义·社稷》说:“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之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地;稷,五谷之长,故立社而祭也。”这是讲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原由。中国古代祭祀社神依一定的时令举行,一般是春秋两季。春天当春耕来临时,举行祭祀,祈求土地神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天到了收获季节,如果丰收,同样举行祭礼,报答土地神的恩情。这种“春祈秋报”活动,形成民间祭祀组织——社,以及一系列的社日和社事。在中国北方旱地耕作区,至今还传承“春祈秋报”活动,“春祈”融合于春节习俗之中,“秋报”在每年庄稼收获以后,酬谢土地神,唱戏还愿,谓之“唱秋报”。此外,除天旱求雨外,并无其他仪礼。而中国南方稻作文化区域,除举行“春祈秋报”活动,祭祀社神之外,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从育秧开始到收获,还要举行一系列独特的仪礼,这样不仅突出了稻作文化的特色,而且将农耕仪礼与年中行事区别开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