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王晓葵]“风俗”概念的近代嬗变(3)


    《风俗史》的基本构成是将中国历史按照传统朝代划分,按照自己的标准分成四个时代,具体为:
    第一编浑朴时代
    第一章黄帝以前
    第二章黄帝至夏商
    第三章周初至周之中叶
    第二编驳杂时代
    第一章春秋战国
    第二章两汉
    第三编浮靡时代(浊乱时代)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隋
    第二章唐
    第三章五代
    第四编由浮靡而趋敦朴时代
    第一章宋
    第二章辽金元
    第三章明
    他在序例中解释了将黄帝以前至明朝,分为浑朴、驳杂、浮靡、浮靡而趋敦朴四个时代的理由:
    自黄帝以前至周之中叶、为浑朴时代。固历史家所公认,不待赘说。自春秋至两汉,民情尚诈伪,行奸险,尊重势力,不讲道德,未若成周以上之浑朴,虽汉末名节之盛,不能掩也,故命为驳杂时代。自魏晋至五代,矜尚风流,奔竞势利,轻藐礼法,不顾行检。以文词为事业,以科举为生涯,忠义衰而廉耻丧,故命为浮靡时代。自宋至明,有讲学诸儒,提倡实学。人知自励,尽洗五季之陋。仁人义士,清操直节,相望于数百年间。而负社会之责任者,不可胜数也。故命为由浮靡而趋敦朴时代。
    在这里,张亮采用浑朴、驳杂、浮靡、敦朴这类描述风俗的词来勾勒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得出的结论和以往的政治、军事、经济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不同。比如以往备受史家推崇的汉唐盛世,在张的笔下成了驳杂、浮靡的时代,因为那个时代“民情尚诈伪,行奸险,尊重势力,不讲道德”、“矜尚风流,奔竞势利,轻藐礼法,不顾行检。以文词为事业,以科举为生涯,忠义衰而廉耻丧”。而对偏安一隅的宋朝的风俗,则倍加赞赏,视为敦朴时代。因为其“提倡实学。人知自励,尽洗五季之陋。仁人义士,清操直节”。
    张亮采最为推崇的是宋代的“风俗”,认为宋代虽然国运多舛,但仁人志士辈出,他特立专章,介绍岳飞、文天祥忠君爱国的诗文和事迹。并得出结论说:
    以宋代仁人义士之接踵,徒随劫运以俱尽,卒无补于国之危亡,读史者未免有余憾。然试一思其身当国变,茹辛忍苦,百折不回,又不觉肝胆照人,生气凛凛,如演一场英雄之活剧。不但崇拜之,歌舞之,且有勃然兴起者。以其可为万古国家社会风俗上之标准也。
    宋代的风俗之所为能成为“万古国家社会风俗上之标准”。源自其仁人志士,为国不惜生命的气节。岸本美绪曾指出,中国“各个时代的风俗论有独自的特征,比如明末对城市的‘淫奢黠敖之俗’批评得特别厉害而怀念过去农村的朴素生活。相反的,清末时期的‘改良风俗’运动通过启蒙性活动谋求人治的增进”[10]。这当然是和当时的时代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清末国势衰微的时代背景下。唤起世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提倡舍身取义的牺牲精神,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我们也不难理解张亮采对宋代的风俗大加推崇的原因。
    由此看来,在张亮采的风俗观中,国家意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特征,能否献身于国家,成为判断风俗好坏善恶的重要标准。使用“中国风俗”这个词,并用风俗为线索,将中国历史连成一脉,这本身是有特殊意义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