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陈祥军]知识与生态:本土知识价值的再认识*——以哈萨克游牧知识为例(4)


    四、本土知识价值的再认识
    从哈萨克游牧民的分类知识与生态观,我们看到了知识与生态之间密切的、稳定的关系;本土知识根植于本土的生态环境,反之又作用于环境。就哈萨克社会来讲,游牧知识是适应、利用及保护干旱区脆弱草原生态环境的一套本土知识。下面以田野调查的实例为基础,对本土知识在当下哈萨克牧区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价值做进一步论述。
    (一) 本土知识在牧业生产中的作用
    1. 牧场利用知识:草原永续利用的保障
    笔者曾经跟随牧民转场,深深体会“游牧”并不是天天都在移动。实际上,游牧主要是在季节牧场之间的区域内移动。在季内或比较大的停留点,一般都在固定的地点放牧(季内定牧)。以当地移动次数最多的牧民来讲,一年最多也只有六七分之一的时间在移动。因此在四季牧场之间的移动是一个以一年为周期的“大游牧圈”,而在季内固定地点又存在一个“小放牧圈”。21但季内定牧也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放牧,而是以毡房(营地)或水源地为中心,以一定距离为放牧半径,以不同的方向划区轮牧。
    (1)夏季牧场的利用方式
    牧民每年6月底或7月初到达夏季高山牧场。牧民第一遍采取“满天星”的放牧方式,即让羊群任意移动,分散采食。此时牧草丰茂,各种高山植物正处于开花期,花朵也是羊群最喜欢吃的食物,所以牧民首先让羊群吃最喜欢吃的食物(植物及其不同部位)。如果此时牧民强行划区放牧,也很难控制羊群的采食路线,而且夏季牧场植物的生长期非常短,如果不让牲畜及时吃掉也是一种浪费。第一遍利用的时间大概持续15到20天,时间长短还要看牧场的大小及牲畜数量的多少。
    等到羊群把所有植物花朵和自己喜欢吃的植物部位吃光后,牧民开始采取第二遍利用牧场的方式——以毡房和水源地为中心,按东西南北方向把牧场划分为6到8个放牧区域,有计划地利用这些区域(见图2)。
    (2)冬季牧场的利用方式
    冬季牧场的利用方式与夏季基本相同。冬季牧场有积雪,不受水的限制,牧民以毡房为中心,采取两遍放牧方式。
    第一遍也是采取“满天星”的放牧方式。每年12月初牧民到达冬季牧场,积雪还不是很厚,采取满天星的自由放牧方式,是为了让羊群尽快把地上的枯叶、草秆等吃光,否则被大雪覆盖,羊群吃不了也是一种浪费。第一遍利用的时间大概持续15到20天。等到羊群把枯叶、草秆等吃完后,牧民开始第二遍有计划地利用牧场。和夏季牧场相似,以毡房为中心,把四周(东西南北)划分为8个放牧区域。每个区域又可以划分出更小的放牧单位。这8个大的放牧区域利用的时间约为7到10天。对牧民来说,冬季牧场的利用是最严格的(见图3)。
    (3)春秋牧场的利用方式
    牧民移动最频繁的是春秋季节。这两季停留时间较长的两个营地是“接羔点”和“配种点”。春季接羔点基本不受水源地的限制。过去牧民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来解决牲畜的饮水问题:一种是(消融之前)掩埋大量积雪;一种是秋天路过接羔点时在低洼处拦一道土坝,春季消融的雪水可以蓄积在土坝中。春秋牧场由于地处准噶尔盆地荒漠草原腹地,牧草资源相对贫乏。牧民对配种点和接羔点的牧场利用方式与冬、夏季牧场的第二遍放牧方式一样,严格而有计划。
    这种季内定牧的划区轮牧,有很多合理因素。牧民在长期放牧过程中,已经熟知牲畜的生理反应、地形条件及草场情况等。老人讲牲畜和人一样,如果老是吃一个味道的草,它们也会厌倦的。牧民抓住牲畜这种“喜新厌旧”的生理特点,采取季内的划区轮牧的方式,随时转换牲畜的食物(草)口味。这样牲畜经常都会吃到新鲜的草,并能刺激食欲,吃得多,长膘更快。季内有计划有控制的轮牧,可以提高草原利用率,减少畜群漫无目的到处游走,节省牲畜体力,延长了牲畜采食时间。因此在同一营地内,各种牲畜也在不同的地点放牧。这种草原利用的细分化,也是游牧业发展的一种标志。22这样既可以减少牲畜对牧草践踏后的损失,又可以减少畜群传播疾病的几率,因为经常都能吃到新鲜的草。此外,还有更细的划分,如根据牲畜种类、生物习性及植被类型等特点进一步划分放牧区域和临时调整。牧民还会根据牲畜的膘情,选择不同草场放牧。
    不同牲畜距离毡房和水源地的放牧半径各异,都是有效利用草原的一种方式。正如王建革所言:“放牧的畜群与人的流动,是一个圈子套圈子的运动,从放牧圈到小游牧圈,再从小游牧圈到大游牧圈,流动中有固定。”23而富蕴县哈萨克牧民是以1年为周期,南北纵横循环移动,是一种可持续的利用方式。
    2. 气象物候知识: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草原上,气候是影响游牧业及牧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突变的天气往往会给牧业生产造成很大破坏,因此了解季内未来一段时间或来年天气情况,对游牧生产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对天气情况做出尽量准确的预测,才能减少未来牧业上的损失,所以草原上牧民往往最关注的也是天气情况。牧民依靠长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实践和积累,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游牧生产的气象物候知识,并代代传承。
    在牧区,有经验的牧民可以根据动物,主要是家畜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天气。常年游牧于草原上的牲畜对自然的变化比人类更敏感,对即将发生的天气变化,以一些反常的行为“提醒”着牧民。牧民通过观察牲畜的细微变化,获得来自牲畜“提醒”的讯息,从而提前做些准备工作。

    (1)“羊群不进圈,冬天降大雪”
    当地老人们讲,母羊使劲地晃动耳朵,并在羊群中引起连锁反应,其他羊也开始晃动耳朵,这预示着天气即将发生变化;冬天如果母羊之间用角顶架,预示会刮风和下雪;山羊经常摇头也不吃草,且4只蹄子焦躁不安地乱动,说明要变天;秋季如果羊群经常乱跑,不进羊圈,预示冬天的雪会很厚;如果羊(包括其他牲畜)没有精神,而且比较瘦弱,预示这个冬天有雪灾,因此牧民在秋季时就会宰杀年老体弱的羊,把强壮的留下。
    牧民还会把公山羊拴起来,第二天起来查看它的反应。如果它很活泼,预示冬天不会有灾害,如果它受冻了,预示冬天将会有大的暴风雪。早晨起来时,牧民还可以通过观察绵羊的睡姿判断冬天的情况。如果绵羊舒展四肢(面积大)睡觉,意味冬天没有特别大的暴风雪;绵羊要是缩成一团睡觉(面积小),意味着冬天有很大的暴风雪。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