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刘知几的思想颇受王充学说的影响,这是学术界的共识。尤其是刘知几在《惑经》篇那几句话:"昔王充设论,有《问孔》之篇,虽《论语》群言,多见指摘,而《春秋》杂义,曾未发明,是用广彼旧疑,增其新觉。将来学者,幸为详之。"成为历代学者认为刘知几是效法王充的最显明的证据。明代学者胡应麟便据此指出刘知几之"讥诋圣人",乃步王充之后尘,"至尧、舜、禹、汤弗能免,犹李斯之学荀况也。"(《少室山房丛书》卷二十八《九流绪论》)近代学者梁启超亦说:"刘氏事理缜密,识力锐敏。其勇于怀疑,勤于综核,王充以来,一人而已。其书中《疑古》、《惑经》诸篇,虽于孔子亦不曲徇,可谓最严正的批评态度也。"(《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章)当代史家都看到了刘知几与王充的关系。翦伯赞通过分析指出:"刘知几的思想,颇受王充学说的影响,他不迷信圣经贤传,所以他就富有怀疑的精神;即因他不迷信灾祥符瑞,所以他就具有唯物的思想。他就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与唯物的思想上,展开他的历史观。"(《论刘知几的史学》,见吴泽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二)第25页) 那末,王充哪些方面深深影响了刘知几?我以为主要在下述两点:一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二是怀疑和批判精神。 《论衡》何为而作?王充说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论衡·佚文篇》)"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故《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论衡·对作篇》)可见,凡实事皆加以肯定,凡虚妄务必予以排斥,这便是王充的根本态度。显然,这是一种唯物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王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一态度贯穿于王充的全部著作,以之衡量前贤往哲,以之衡量圣经贤传,以之评论世俗之说。 在王充的时代,思想界颇受今文经学和谶纬迷信的虚妄之言的左右,一些世俗之见很有市场。他们或迷信圣贤,或崇信灾祥符瑞,是古非今,谬种流传。王充指出:"世信虚妄之书,以为载于竹帛上者,皆圣贤所传,无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讽而读之。"(《论衡·书虚篇》)他认为这种盲目崇拜的态度是十分错误的,然而"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论衡·问孔》)因此,他郑重指出:"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问难之道,非必时圣人及生时也。世之解说数人者,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苟有不晓解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同上)以大无畏的精神敢于对孔子及儒家经典提出批判,这同实事求是之态度是密不可分的。王充最可贵的思想品格就是他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怀疑批判精神,他既不迷信前贤往哲,也不迷信圣经贤传,对人世间的一切事物,敢于放在理性的天秤上加以衡量,充分展现了王充之唯物主义的战斗风格。 正是在这些基本点上,王充的思想大大影响了刘知几。他继承王充实事疾妄的精神,在史学领域坚持直书、实录,反对曲笔阿时。他继承王充《问孔》、《刺孟》的批判精神,写了《疑古》、《惑经》两篇批判儒家经典的文章。批评《尚书》"理有难晓",矛盾错误,批判《春秋》"真伪莫分,是非相乱"(《惑经》),"动皆隐讳"(《疑古》),而后人又变本加利地"虚美"。类似这种批判文字贯通《论衡》、《史通》两书。可以说怀疑和批判精神是王充、刘知几共同的思想风格。所不同者,那是一人见诸于哲学,一人见诸于史学,《论衡》是批判哲学著作。《史通》则是批判史学著作。 《史通·自叙》有言:"儒者之书,博而寡要,得其糟粕,失其菁华。而流俗鄙夫,贵远贱近,传兹牴牾,自相欺惑,故王充《论衡》生焉。"看来他对王充《论衡》精神的把握是相当准确的。它批判的对象是儒者之书,是流俗鄙夫的种种错误观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