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还从汉文字的形体变化上来寻求人类社会变迁的痕迹。他在《字诠自序》中指出:"政俗迁移,礼制损益,夏殷而上,书缺有间,欲阐厥隐,惟恃文字。"把文字当作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途径,认为社会变迁可以从文字的形体变化上反映出来,比如:母系社会的存在以及"宗"、"君"的起源,都可以在文字的形体上得到验证。他认为,古籍中的"民"、"奴"、"婢"就是古代的罪人。他用文字偏旁弋、牛、角、禾举例阐明古代社会的进化,"民各有业,因时递殊。田牧先兴,农功继起"。他还根据《说文解字》所记一、二、三、四、五的古文来考定古人曾经有过用手指来记数的岁月。他认为,人的手指只有五个,所以古代的数字也就以五为止限。由于古代以五为止数,所以声、味、色彩也都用五来记述。(14)他认为这都可以拿来作为解释历史、政治、制度、习俗等的依据。 刘师培的研究十分注重经世致用。清初顾炎武等人高倡经世致用之说,刘师培不仅在《六儒颂》中对顾炎武极为称道,而且在《左庵集》中也力倡通经致用。他在《汉初典制多采古文经考》中说:叔孙通作为古文硕师,在西汉初年之时,能够将自己所学用之于社会,通经致用,远出于董仲舒诸人之上。又在《释儒》中说:只有通经致用,儒生才之所以为儒生。从中可以看出,刘师培的经世之志是十分明显的。深入研究儒家经典,而以研究古代社会为目的,就是在"通经致用"这个思想指导下提出来的。为致用而通经,为通经而考古,只有当经学研究同古代社会研究结合起来,经学研究才有了新的生命力。刘师培奉行通经致用,对开拓经学研究的领域,将经学研究扩展到史学,进而民俗学、社会学,有开启风气之功。 三 刘师培《左庵集》中有关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著述也不少,涉及到语言文字学理论的一些重要问题,为今人研究语言文字学奠定了基础。 古往今来,文字学研究者不知有多少人倾心于"六书"理论的研究,他们对其中的转注、假借尤其关注。 从唐代至今,解释转注的有几十家,大致可以分为三派: 1.主形派,以南唐徐锴和清人江声为代表。他们认为,同一部首的字,义符相同,意义也就相同。 2.主义派,以清人戴震、段玉裁为代表。他们主张可以互训的字都是转注字。 3.主声义派,以章太炎为代表。章太炎的转注字,指的是意义相同,即同训,声音相近的字。 刘师培对许慎的六书理论也下了很大功夫,深得其中精义。他认为,互训只是转注的一个条件,古代的字有可以互训的,也有不能互训的,而许慎《说文解字》所说的转注,主要指的是同部互训,并且语音相近,有的是双声,有的是叠韵,有的音义都相同,只不过以省形不省形相区别。刘师培把这些称之为转注的正例。 可以看出,刘师培所认为的转注字必须具备同部首、声音相近、意义相同三个条件,也就是同部、互训、双声叠韵或音近。他的变例也一样,仅在互训上稍有差别。应该指出的是,刘师培互训的定义是很严格的,他所说的互训,是指转注二字绝对地互相训释,如人部"何、儋也"、"儋、何也"之类。 刘师培的转注说是比较令人信服的。他在前人论说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考证辨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同部互训取自孙星衍,而声义相近说则和章太炎相同。在此之前,人们有将声、义或形、义关系结合起来研究的,但都忽视了形、音、义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刘师培从文字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体这个前提出发,提出同部、互训、音近三者相合,才可以称为转注。其论述使六书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 许慎给假借下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后人则认为"本有其字"也可以算假借。刘师培归纳的假借类别有四: 1."正文与注本系一字,而有古今体之殊"。 2."当时别本异字,义或相同"。 3."声义俱同",形体不同。 4."字之本义不同,因同一谐声,遂假其义"。 可以看出,刘师培的假借,比许慎所说的假借范围大得多。他的第一类假借字,实际上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古今字;第二类假借字其实是属于校勘学上的问题,如果硬要纳入假借字中,可以归入"本有其字"的假借;他的第三类假借字,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异体字;只有第四类字,才是"本无其字"的假借。我们认为,他将异体字、古今字也归入假借之中,是不可取的。 字义起于字音,是晋人杨泉等得出的一个结论,不过,这个结论还十分肤浅和不完善。清代研究文字音义的学者,也大多遵从杨泉等的说法。刘师培承继前人的论述,进一步加以阐发。他在《字义起于字音说》一文中论道:两个汉字如果声音相同,字义也就相同;即使不完全相同,也可以互用。在先秦的典籍里,声音相同的字互相通用是很普遍的语言现象。他举例说:从{K1D307.JPG}、从劳、从戎、从京声的字,都有"大"的意义;从叕、从屈声的字,都有"短"义,从少、从令、从刀、从宛、从蔑声的字都有"小"义。他认为,如果根据声音去探求词意,那么就会"隐谊毕呈"。他说:"如《说文》'禛'字下云:'以真受福也。从示,真声。'盖从'真'得义,斯从'真'得声也。"又说:"又'祠'字下云:'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从示,司声。'盖从'词'得义,即从'词'得声--从'司'声者,即从'词'省声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