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编年体在普及历史知识上的优势 编年体,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载历史事迹,从其特点来看,弥补纪传体的缺陷,编撰供常人阅览的史书确实很合适。 首先,编年体是一种最简单、最接近历史发展形式的记事方式,从中很容易看出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因此编年体史书最便于人们回顾历史,熟悉历史。 其次,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又以记事为主,避免了纪传体叙事分散、重复的现象。同时,由于编年体体制上的限制和习惯作法,它主要记录有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事,这就使它的篇幅更加紧凑。例如荀悦在编撰《汉纪》时便提出,要选择有关“祖宗功勋,先帝事业,国家纲纪,天地灾异,功臣名贤,奇策善言,殊德异行”之事,作为本书叙述的内容。④司马光也是如此,他在《资治通鉴进书表》中说:“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取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 以上因素使编年史具有了政治史的特点。中国古代,由于时代的局限,人们对历史的观察和理解,基本上停留在政治方面。在以历史为借鉴时,大多注意的是“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的政治事件。所以,在他们看来,仅记重大事件的编年史反倒重点突出,切于实用。 编年史突出政治方面的内容,还符合封建统治者政治上的需要。对此,古代学者就曾指出过。如唐代史家萧颖士论二体之优劣时说:“马班之书文复而杂,体漫而殊,事同举措,言殊卷帙。首末不足以振纲维,支条适足以助繁乱,笔削之文废矣。仆不揆,欲依鲁史编年,著历代通典,综《三传》之能事,标一字以举凡,扶孔左而中兴”。⑤唐代另一史家柳冕也说:“求圣人之道,在求圣人之心,求圣人之心,在求圣人之法。法者,凡例,褒贬是也,而迁舍之”。⑥南宋目录学家晁公武阐述的更加清楚,他说:“若编年、纪传则各有所长,殆未易以优劣论。虽然,编年所载,于一国治乱之事为详;纪传所载,于一人善恶之迹为详,用此言之,编年似优”。⑦晁氏所言,基本上代表了宋元以下编年史家的看法。 在谈到编年体的特点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即史书体裁与通史的关系。事实证明,“通史之体,宜编年而不宜纪传”。⑧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古今的通史著作性质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就是通史大多具有提要勾玄,以供人浏览的特点,因此通史叙事一般比较简要,这与断代史不同。以今日来说,普通人要想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情况,比较实际的方法就是去读通史类著作,而不是去读一部部篇幅繁多的断代史。古代史书也是如此,纪传体体制庞杂,以其撰断代史规模已很可观,如成通史,其篇幅之巨就可想而知了。况且各代都有纪传体正史,再作纪传之通史就难免重复。这正如刘知几所云,“《通史》以降,芜累尤深,遂使学者宁习本书而怠窥新录”。⑨南宋史学家郑樵号称博学,却未能领悟其中的道理,致其《通志》重蹈了前人的覆辙。相反,编年体叙事简要,便于裁剪的特点在编撰通史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像《资治通鉴》、《通鉴纲目》、《纲鉴易知录》等通史著作能够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此。当然,这也是编年体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东汉以后编年体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体裁与史学的普及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次复兴、相对停滞、第二次复兴。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编年体的发展 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是编年体复兴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汉纪》又是其中的创始之作。 史载,汉献帝雅好典籍,“常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秘书监、给事中荀悦“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三十篇”。荀悦奉诏后,便“约集旧书”,将西汉一代有关“祖宗功勋,先帝事业,国家纲纪,天地灾异,功臣名贤,奇策善言,殊德异行”⑩之事排比编纂,撰成此书。 荀悦撰《汉纪》的具体方法是,以《汉书》本纪为纲,摘取列传、表、志之文,按其年月先后,散入本纪各年之下。对那些无年可考或不便分散于年月之下的史事,则以类相从,附见于他事。这在编年体史书的编写上是一个创举。另外,荀悦用编年体撰述断代史,也为后世编年体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汉纪》是纪传体产生近三百年后的第一部编年史。此前,史坛中纪传体一花独放,影响了历史知识的传播和史学的普及。所以叙事简要的断代史《汉纪》问世后,编年体立即受到人们的重视。史家起而效之,遂使编年史的创作形成了空前的高潮。刘知几曾说:“然则班、荀二体,角力争先,欲废其一,固亦难矣。后来作者,不出二途。故晋史有王、虞,而副以干纪;《宋书》有徐、沈,而分为裴《略》。各有其美,并行于世”。(11)就是对汉魏南北朝时期编年体发展盛况的真实写照。 为更好地说明问题,仅以《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中可以确定的编年史、纪传史作一比较。以史书叙述的内容为准:东汉时期的编年体史书有七部,纪传体史书有十一部。三国时期的编年体史书有五部,纪传体史书有四部。两晋时期的编年体史书有十三部,纪传体史书有十部。南北朝时期的编年体史书有二十二部,纪传体史书有十六部。从统计数字看,编年史并不逊于纪传史,有些朝代甚至还超过了纪传史。这一时期,编年史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除自身的特点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