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年体的第二次复兴中,章衡和司马光是开风气的人物。 章衡字子平,宋建州浦城人。仁宗嘉祐进士。尝通判湖州,累迁知审官西院,后为集贤院学士。是时正值隋唐以来史书一体单行之后,学者读史匪易,“至有皓首废精,弊弊于编简文字之间。问其前代因革之端,纪年号名之同异,何者为正,何者为伪,一治一乱,奸雄割据,天下之所以离与其所以合之由,茫然不能对者多矣。”(26)可见史书体裁对史学的普及和应用影响之巨,而这一结果又与当时社会的政治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章衡有感于此,遂会蕞经传诸家所载,研磨缀积二十余年,撰成《编年通载》一书。此书为编年体,首举历代年号,贯以甲子。上起帝尧,下迄宋治平四年,共三千四百年。凡有关存亡治乱的重要史事,均按年编录,甚为简要。时人称其书曰:“其论撰有条理,得居简执要之术,盖历代史籍之管辖也。夫以二十万言而包括三千四百年之事,上下弛骋,靡有缺漏。措意初若烦劳而卒会于简易。非敏识好学,笃志而强力,乌能为之哉?(27)《编年通载》于神宗熙宁七年表进于朝。哲宗元祐三年,族人章楶序而刊之。 《编年通载》是宋代第一部面向广大读者,以实用为目的的编年体史书。本书虽然存在叙事过于简单等问题,但通过它的编写与刊行,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为史书改革开辟了道路。其功绩是值得称颂的。 关于司马光,其生平事迹人们比较熟悉,现仅就他在史书改革中的贡献作一介绍。 司马光对隋唐以来史书编撰中存在的问题早就注意到了,并且立志要改变这一状况。为此他曾编撰过一部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止周世宗显德六年的大事年表,于历代大事作了扼要记载,名为《历年图》。后又在此基础上著编年体《通志》八卷,并于《进通志表》中粗述其改纪传为编年,简化史书,方便读者的史学思想:“臣少好史学,病其烦冗,常欲删取其要为编年一书,力薄道悠,久而未就”。后来,他的这一愿望终于随着《资治通鉴》的完成而实现了。在《资治通鉴进书表》中,他的上述思想得到了更加全面的阐述,他说:“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其先后有伦,粗精不杂”。这里,司马光明确指出他改编史书的目的就是要为上自人主,下至布衣之士的一般读者提供一部可读之书,使史学劝善惩恶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 《资治通鉴》以二百九十四卷之文,囊括了一千三百余年史事,确实是一部比较简明的(相对纪传史来说)历史读本。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此书仍嫌篇幅过大,“士夫鲜有能遍读者”。(28)胡三省曾说:“公自言:‘修《通鉴》成,惟王胜之借一读,他人未尽一纸,已欠伸思睡’。是正文二百九十四卷有未能遍观者矣”。(29)另外,宋神宗虽极力称赞《通鉴》,认为有资于治道,但书成奏进后竟未能通读。对此,司马光事先已有所考虑,他在编撰《通鉴》时便恐本书卷帙浩繁,读者难于寻检,故提纲挈要,撰《通鉴目录》三十卷,与《通鉴》一齐奏进。 为进一步精简史书的篇幅,《通鉴》成书之后,司马光又完成了《稽古录》一书的编撰工作。是书上溯伏羲,下终英宗治平四年。其初但述梗概,至周共和元年始为编年。每年略举大事。全书虽篇幅无多,却有其独到之处。朱熹评价说:“《稽古录》一书可备讲筵官僚进读。小儿读六经了,令接续读去,亦好”。(30)《四库提要》亦云:“(《稽古录》)诸论于历代兴衰治乱之故,反复开阵,靡不洞中得失”。可见此书是一部适应范围极广的历史教科书。 此外,司马光于晚年又撰成《通鉴举要历》八十卷。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光撰此书的原因是“患本书(《通鉴》)浩大难领略而《目录》无首尾,晚著此书以绝二累”。其实,所谓“浩大”或“无首尾”,是有针对性的,不可一概而论。对史家,《通鉴》就不觉浩大;同样,对史事只求略知一二者,《目录》就不觉无首尾。 司马光所著《通鉴》、《通鉴举要历》、《通鉴目录》、《稽古录》从篇幅上可分为详、中、略三种类型,给不同的读者提供了选择的余地,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总之,司马光以其辛勤的劳动,为中国古代史学的普及和应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此,以往人们并未给予应有的评价。本文虽略加叙述,亦不能尽意,当另撰专文予以论述。 《通鉴》之后,接续其书的世有其人。比较著名的如元金履祥的《资治通鉴前编》,叙事自上古至周威烈王二十二年,是续前的。明王宗沐的《宋元资治通鉴》,清徐乾学的《资治通鉴后编》,毕沅的《续资治通鉴》,都是续后的。 编年史至南宋又演变出一个分支,即纲目体史书。创始之作为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据本书之序所言,《通鉴纲目》的编撰宗旨是,使史书“文愈约而事愈备”。司马光等人所撰诸史虽详略均有,但文约与事备往往是矛盾的,在一书之中不易兼顾。纲目体“纲举而不烦,目张而不紊”,(31)能够弥补这一缺点。编撰的方法,就是采用《春秋》经传合注的形式。所谓“大书以提要”即为经文;“分注以备言”,相当于《左氏》、《公羊》等传文。 (责任编辑:admin)
|